如何更好地推动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人才流动与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2月24日,宝山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才之约”。由中共宝山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局、区科委、区卫健委联合主办,上海临港南大智慧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聚才强链促发展——2025年宝山区医企“面对面”生物医药产业专场对接活动在宝山数智中心举行。此次活动汇聚了市区医疗机构代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企业代表及成果转化人才代表等60余人,通过链接多方资源助力宝山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周期长、见效慢,创新之路并不平坦。此次活动精准对接生物医药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需求,为企业和医院、企业和人才搭建有效的互动平台,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助推各医疗机构向企业扩大开放区内医疗应用场景资源。活动现场,来自上海赛陆生命科学有限公司、上海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冷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近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代表逐一上台介绍公司基本情况与研发进展,分享产品亮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来自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人才代表也依次上台分享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举措与积极实践。
“目前产品已通过上海医械院型检,正在医院进行注册临床试验,我们期待后续能与华山北院、友谊社区医院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沟通对接。”近日,来自宝山区的上海近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研发全球领先的无创血糖检测产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企业人才也在走访中提出新的需求,希望与相关医疗机构进一步加深对接。
除了近观科技,还有承葛生物、纳奥生物、橙康生物等多家生物医药领域的优质企业也提出了类似需求。为积极响应企业发展需求,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有机衔接,区人才工作局联合区科委、区卫健委相关产业部门,突破以往传统形式,以“定制化”对接模式开启一场“双向奔赴之约”。
如何让优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如何进一步促进医企深度有效交流?座谈会上,各医疗机构代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企业代表、成果转化人才代表认真听取路演项目介绍,并就成果转化、应用方向及产业化融资需求等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以此为契机,结合实际场景,围绕创新产品应用及医疗数字化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拓展产业人才“朋友圈”,助力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也为后续医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这是一次很好的沟通对接机会,我们和医院、人才面对面交流,充分交换了需求。希望未来能借助区内临床资源,开展更多深层次的合作。”参会企业代表表示,并现场展示了企业特色产品。在这里,不论是企业还是人才,都能找到量身定制的“解题良方”。
要把产业对接会做优做实,既要搭建一个务实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探索“人才点菜、企业下单,政府上菜”的创新模式,也要根据企业和人才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推荐菜”。为进一步摸清企业需求,精准对接解决难题,宝山区积极搭平台、聚资源、优服务,通过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和发展痛点。活动当天,与会人员一起参观走访上海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现场展厅及产品演示,直观感受企业在微生态产业的布局规划,以及在基础科研、临床试验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为深度链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资源共融共享,区人才工作局聚焦区内重点产业领域技术攻关和场景赋能需求,联合区发展改革委、区经委、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滨江委、区数据局等部门,共同举办2025年宝山区“聚才强链促发展”系列活动,组织企业开展沙龙交流、圆桌会议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对接活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建圈强链。此次系列活动共计七场,将聚焦重点产业突破口,集中要素资源,引导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向重点产业链汇聚。
近年来,宝山围绕“产才融合”一个中心,充分发挥人才在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产业”,放大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互促效应”,切实破除人才引育和产业发展“两张皮”,做到以才促产、以产聚才、产才融合。下一步,宝山将继续聚焦“北转型”和“一地两区”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全力融入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战略布局,以优质生态延揽集聚优秀人才,加快推动宝山新质生产力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记者:李桃 张清宇
编辑:潘乔雨
资料:宝山人才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