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一支由政治领导人、公民社会活动人士、学者和记者组成的22人孟加拉国代表团已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10天的访问。”当地时间2月25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该代表团团长的说法称,他们一行人还将与中方高级官员会谈。
分析人士认为,在印度与孟加拉国围绕一系列问题出现外交紧张之际,包括印度拒绝孟加拉国要求引渡该国前总理谢赫·哈西娜(Sheikh Hasina)的要求,而中国和孟加拉国的关系则正在“升温”。
还有一些人认为,印孟两国之间日益紧张的言辞和对抗,可能会将孟加拉国推向中国。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波告诉BBC:“我认为印度不应认为整个(南亚)次大陆都在其势力范围内,这种态度会让印度吃亏。”
当地时间2月24日晚,孟加拉国代表团一行启程前往中国。临行前,中使馆方面接待代表团一行。孟加拉国媒体somoynews
据报道,此次率团抵达北京的是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BNP)高级官员阿卜杜勒·莫因·汗(Abdul Moyeen Khan),他告诉BBC:“这基本上是一次由中方发起的友好访问。”他还透露:“这次访问很特别,因为中方此次邀请了一支代表孟加拉国不同团体的代表团。”
报道称,代表团中的许多成员来自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及其盟友,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由前总理卡莉达·齐亚领导(Khaleda Zia),是该国除前总理哈西娜领导的人民联盟之外的另外几个主要政党之一。
去年8月初,哈西娜在反对“公务员配额制度”的大规模公众抗议中被迫辞去孟加拉国总理一职,随后前往并一直身处印度。此后,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担任了临时政府首席顾问。
去年12月,孟加拉国临时政府外交负责人图希德表示,孟加拉国已正式向印度发出外交照会,要求遣返前总理哈西娜回国。据悉,哈西娜面临着反人类罪和洗钱等多项指控。然而,到目前为止,印度方面仍没有表现出要引渡哈西娜的迹象,哈西娜也否认了这些指控。
彭博社称,印度与孟加拉国的友好关系可以追溯到1971年,当时印度出兵协助孟加拉国从巴基斯坦独立。而在哈西娜的领导下,孟加拉国和印度建立了强大的经济和国防关系,哈西娜在国内打击了伊斯兰武装分子,并禁止该国主要右翼伊斯兰政党参加国家选举,不过该禁令后来被取消。此外,哈西娜还帮助推动印度的重要安全目标,即清除在印度东北部各邦作战并隐藏在孟加拉国的分离主义组织。
BBC称,被批评者普遍认为是“亲印度”的哈西娜倒台后,中方则加强了与孟加拉国领导层、活动人士和代表团体的互动。在此次孟加拉国代表团访华前,今年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孟加拉国临时政府外交负责人图希德举行了会谈。
与此同时,这也是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的官员近几个月来第二次访华。去年年底,中方也接待了一支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代表团到访。
分析人士表认为,由于印度出现政治真空和影响力缺失,中国对拥有约1.7亿人口的孟加拉国的影响力正在扩大。
中国是孟加拉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约为24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国对孟加拉国的出口。此外,孟加拉国军队也十分依赖中国提供的设备和弹药,其70%以上的军需品来自中国。
而相较之下,印度在过去半年同孟加拉国临时政府和其他政治领导人的互动非常有限。去年12月,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层举行抗议活动,指控印度通过接纳哈西娜来干涉孟加拉国内政,该国临时政府的一些顾问也在同一问题上对印度提出了批评。
对此,印度方面也反应激烈。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上周表示,孟加拉国应自行决定“希望与我们建立何种关系”,他还将孟加拉国官员和政治人物对印度的批评形容为“绝对荒谬的”。
一些人认为,印孟两国之间日益紧张的言辞和对抗,可能会将孟加拉国推向中国。BBC称,最近的事件表明,随着大国竞相争夺影响力,孟加拉国已经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尼泊尔等其他南亚国家一道,成为中印两国的目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