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下午,枣庄市山亭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山亭区“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年”主题系列城乡融合专场新闻发布会,山亭区委常委、副区长王绪景作新闻发布。
王绪景介绍说,2024年,山亭区以“重点项目增量提质年”为抓手,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工作落实落地,为加快“不墨山亭、幸福小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持续完善交通路网体系。强化“交通先行”定位,全力推动交通路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临滕高速公路山亭段、S103改扩建工程等交通路网项目建成通车。完成枣庄翼云机场项目航站区主体工程,为2025年通航启用奠定坚实基础。完成G518北庄至枣树岭段、S320北留线王庙至滕州高铁站段大中修工程和S238店韩路山亭段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山亭区翼云湖岩马湖旅游公路被省交通运输厅、省文旅厅评选为全省首批精品旅游公路典型案例。成功争取庆枣高速公路山亭段、G518西段线形规划满足山亭发展需要。截至目前,全区通车里程达1742公里,基本形成了干支相连、内通外联、高速绕城的交通路网新格局。
大力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牢固树立和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切实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完成2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410户。用好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为房地产项目融资授信3776万元,完成保交房建设任务。打通开元路,新建提升口袋公园6处、生态街巷15条、城市绿道5公里。新建改造燃气管网4公里。枣庄市宏宜通液化气储配站建成运营,填补山亭区标准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空白。山亭区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督查激励,获财政奖补资金200万元,全市唯一,被省燃气工作专班列为全省燃气安全智慧监管县级试点,全市唯一。
积极推动美丽村镇建设。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成效突出,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乡村风貌保护提升培训班在山亭举办,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山亭区作为区县唯一代表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成功入选省级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点50处,数量居全省首位,获省财政奖补资金500余万元。高效运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20条,市级垃圾分类示范镇街实现全覆盖。
目标指引方向,实干成就未来。2025年是区委确定的“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年”,下一步,山亭区将锚定城乡融合任务目标,扛牢使命担当,压实工作责任,细化时序节点,强化攻坚措施,全力实施交通路网和城市更新提档攻坚突破行动,努力以条块工作的出新出彩为全局工作增光添彩。
全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建设。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服务保障枣庄翼云机场工程建设,为机场试航通航启用贡献山亭力量。有序推进实施北留路、店韩路、滕平路等主干道大中修工程,升级改造崇文路、仙台北路等城区道路。积极推进体育公园、府前路幼儿园等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项目,着力提升城市绿道、口袋公园、生态街巷、节点景观,扮靓城市“新颜值”。
全方位布局,推动项目落地。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山亭区将全方位布局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落地实施。其中,G518西线改扩建工程争取年内完成工可编制、立项等工作;完成庆枣高速山亭段区内线路规划,加快形成四纵四横交通路网体系;城市更新领域将树牢“经营城市”理念,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布局,统筹谋划好地下管网改造等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城市更新项目建设。
三是全流程服务,提升项目质效。推进项目建设,环境是基础,服务是关键。
下一步,要健全工作机制,实施重大项目全流程服务管理,健全在建、新开、储备三个清单,完善领导帮包和工作专班推进机制,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要素跟着项目走”,确保让“好马吃好料”。
要坚持率先垂范,始终盯着项目干,把问题想在项目前面,化解在前面,全过程跟进、全天候服务、全要素对接,全方位助力项目落实落地。
要强化效率意识,围绕项目早竣工、早运行、早见效,强化时间观念、效率意识,加大推动力度、加快推进节奏,全力保障施工单位抓住施工“黄金期”,把各项工作往前赶,确保形成更多的投资量和实物量。
(大众新闻记者 李子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