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德国最新的联邦议会选举,新当选的可能的新的德国总理誓言要摆脱美国控制,实现欧洲独立,但是特朗普竟然表示欢迎。这个背后的背景是什么?
德国联邦议会,也就是议会下院的选举初步结果出来了,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叫联盟党,应该说是取得领先,我们可以说获胜,但是能不能单独组织政府,咱们待会儿再说。那么这个联盟党的德国总理候选人弗里德里希·默茨,宣布他所在的联盟党赢得了新一届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他的一个核心的政策就是欧洲应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在国防上实现独立。而他的当选,美国总统特朗普居然表示欢迎。
咱们先来说一说这一次德国的联邦议院选举,太热闹了。我们直接说目前初步的一个结果,这个联盟党确实得票率不错,大概是29%。但注意,没有过一半儿。然后排在第二位的是那位女党首,就是非常极右翼的民粹政党叫德国选择党,得票率高达19.5%,所以你看这个德国的意识形态在往右转。而现任总理朔尔茨,他所在的社会民主党,这大家一听就知道这是个左翼政党,得票率只为16%,排在第四的是绿党,得票率13.5%,左翼党8.5%,自民党4.9%。所以这是相当于是5到6个政党的得票率在5%以上,但是没有一个单独得票率过一半。所以这个政府现在还属于叫悬浮政府。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很明显,大家都在关注领先的这个联盟党,他的得票率最高。虽然别看只有29%,但他的得票率最高。联盟党表示将尽快组成德国最新政府,也就是他很有可能来领导选择政府。但是在这次选举过程当中,一些核心的问题,并没有哪个政党的政策单纯的让全体选民都满意。从这个得票率就看出来了,领先的才得了不到30%,也就是他最多最多有不到30%的选民支持他,根本没有赢得大多数的支持,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经济问题和移民问题。
我们都知道近年来什么地缘冲突啊、俄乌冲突啊、能源危机啊,德国的经济很差,高通胀,而且这个外需疲软,出口也不好,所以德国经济非常低迷,2024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0.2%,连续第二年负增长。而且大家都知道德国的核心支柱产业钢铁汽车也不好,一些大的钢铁和汽车公司破产裁员,所以民众对经济是非常不满意的。
再就是移民问题啊,德国也是受到移民相关的恶性事件频发,引发了民众对移民政策和安全问题的担忧。所以你看为什么这一次特朗普会比较高兴德国的选举结果,因为德国也是偏右翼,我们知道左、右翼政党在移民政策上,左翼政党倾向于欢迎移民,右翼政党是不遗余力地排斥移民,所以相当于在德国右翼的保守主义思想也在获取主流的社会声音。
同时因为在整个俄乌冲突当中,欧盟、北约和美国的关系也是一个焦点问题。所以在这一次,德国可以说代表了欧洲目前的一个状况,就是这个右翼政党这一次刚才说一个是联盟党,你还没看那个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的。德国选择党这一次也是得票率非常大,成为第二大政党。德国选择党那对待移民非常强硬,反对欧盟的能源政策,也反对援助乌克兰。所以不论是特朗普还是马斯克最支持这个德国选择党。而且我们也知道德国选择党的党首是位女士,80后,在中国学习过养老金政策,这个很有意思一个一个政党和一个领袖。
那么现在怎么办呢?德国只能联合组政。目前情况看,大部分观点会认为德国会形成联盟党加社民党或者联盟党加绿党的两种政府架构。就是你这个所谓的德国联盟党的领导人默茨可以当总理,但你的政党不能单独组织政府,你不到半数就得选择。甚至有可能认为会出现三党联盟。因为你两个政党加在一起也不到50%,所以可能出现三党联盟。
那也就是说可能出现什么呢?比如说联盟党加自民党再加社民党,有没有可能啊?如果是三个政党,大家知道一个政府内三个政党,这个矛盾就很深刻呀。这个政府不是团结的政府。所以相当于说要展开一轮漫长的谈判。我们都知道以前德国的选举,虽然选举结束了,但是组织政府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早在2017年,当时默克尔领导的政党花了六个月才与社民党达成协议。所以你可以想想这次谈判也会很长时间。默茨也说了,至少得给我两个月时间,八周以上,我才能解决政府组成的问题。但是虽然默茨整体上说在国防上欧洲要摆脱美国控制,保持独立。
但是对于特朗普来说,他还是祝贺了默茨的胜利,并且说要加强欧洲。在这个过程当中,特朗普甚至说对于德国来说这是伟大的一天,而对于特朗普领导下美国来说也是如此。因为整个德国在右转,这种保守主义思想在上升,特朗普是表示欢迎的,甚至马斯克也很高兴。因为马斯克最支持的就是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这一次选择党得票率也是20%,位居第二位。
所以在整个欧洲和德国当下对移民、对欧盟、对援助乌克兰都持有非常保守的一种态度和思想了。这个和英国的工党正好相反的。所以我们说过英国是向左转,但是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正在向右转。那美国现在也是右翼的保守党执政,所以特朗普当然非常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因此在有些时候,这个意识形态还真的是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政党之间的这种微妙的一些关系,当然背后还有其他的政治经济利益。但是意识形态现在你看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