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王嘉言
“你永远猜不到父母看直播买了啥”。88元的电磁炉、300元的貂皮大衣、800元的三无“旗舰手机”……据媒体报道,部分中老年人沉迷于直播间“买买买”,甚至对很多“一眼假”的商品深信不疑。
中老年人为啥会更信任带货主播?如何保障老年群体放心网购?本期留言板,我们讨论这个话题。
观点交汇
要学会“断舍离”
昌晓
面对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网购商品,老年人为啥如此痴迷于“买买买”?与老年人养成的依赖性购物习惯有关。他们更愿意通过亲戚朋友、销售人员的介绍去选购商品。网购平台正是抓住这一购物习惯,通过主播“话术攻势”,肆意突出价格便宜、性价比高、库存不多等信息,淡化产品质量、功能功效等关键要素,刺激老年人冲动消费。在直播过程中,主播还会大打“亲情牌”,让老年人招架不住。
如何让老年人在网购过程中不上当受骗?笔者认为,关键要提升老年人鉴别和研判能力。作为子女,可以向父母普及一些基本的选购知识。比如,如何去查看商品评价、卖家信誉等信息,如果评价不高、信誉较差,就要提醒注意防范。同时,还可以教老人学会商品横向对比,避免踩坑。多数情况下,同类商品在多个网购平台上会同时上架,如果比较后发现是“山寨货”,那么价格再便宜也不能去买。在网络时代,还要当心“大数据杀熟”,防止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算法,实施精准化信息推送,“围猎”老年消费者。
保护老年人网购合法权益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监管部门要对网购平台加强监管,指导老年人用好“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对于诱导消费、欺诈等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要开辟绿色通道,提高老年人维权效率。同时,相关维权案例可面向社会公开发布,让更多老年人避免上当受骗。相信,通过多管齐下,老年人网购能真正做到“断舍离”,消费变得越来越理性。
要跳出“直播间”解决问题
龚之余
稳重靠谱、勤俭节约大半辈子的父母,怎么一进直播间就变得头脑不清了?相比子女家人为啥老人更信任带货主播?既然已经成了话题,那么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呼吁加强自律、加强监管,以及保持“人间清醒”之类。
其实,在当下这个网络化、数字化时代,中老年群体逐步爱上线上购物,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一种令人欣慰的好现象,说明“数字鸿沟”并没有阻碍住中老年紧跟时代的脚步。有统计资料显示,日本中老年对电商平台的使用量增幅已达到惊人的300%,支撑起一片向好的蓝海生意。国内中老年人对带货主播的信任原因,需要从家庭、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比如,网络直播间的社交属性,带货主播的嘘寒问暖、热情互动,恰好填补了部分中老年人的社交需求、精神陪伴。面对直播间里亲切热络的称呼,和所谓“全网最低价、不为赚钱只为家人谋福利”的信息轰炸,在一场场表演式陪伴中,他们既能足不出户感受亲情式温暖,又能买到价格不高的商品,于是心甘情愿地掏出积蓄,也就不足为怪了。
回过头来再看:“你永远猜不到父母看直播买了啥”,以及怎样解决“为啥老人更信任带货主播”问题,答案是不是就显而易见了。
下期话题预告
近年来,“短平快”的中国微短剧,在北美、东南亚等地掀起“刷剧热”。从国内剧集登陆海外视频平台,到微短剧企业在海外开设制作基地,再到微短剧平台登上美国付费应用榜,中国微短剧在全球流媒体市场闯出了一条新赛道。
中国微短剧何以让海外观众“刷不停”?我们该输出怎样的微短剧?这给苏州的微短剧创作带来什么启示?来稿请寄:sbpldzl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