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分别表决关于俄乌冲突的决议草案。核心内容大体一致,主要是呼吁结束冲突,敦促俄罗斯和乌克兰恢复永久和平。但在决议草案的细节上,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和欧洲等多个相关方存在严重分歧,以至于表决的过程成了一场混战。


联合国大会表决现场

一、美欧彻底翻脸

先说联大关于乌克兰局势的第11次紧急会议,乌克兰提出的决议草案获得93票赞成、18票反对和65票弃权,中国投了弃权票。美国提出的决议草案一共表决了5次,俄罗斯提出的修正案未获通过,欧洲多国提出的3个修正草案获得通过,修正后的决议草案投票获得93票赞成、8票反对和73票弃权,中国投了弃权票。

这两份决议草案看似都获得了通过,实际隐藏的信息量非常大。美俄和乌克兰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该把俄乌冲突称为“俄罗斯全面入侵”,和是否要在决议草案中加入“重申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俄罗斯在他们提的修正案中,还想加入“处理冲突根源问题”等相关内容,可惜未能获得通过。


中方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草案

看起来,各方只是在决议草案的措辞上有分歧,其实里面的水很深。它首先关系到各方对俄乌冲突的定性,这对冲突能否在短时间内结束,将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就在联大投票的同一时间,欧盟及欧洲多国领导人组团前往基辅,召开“支持乌克兰”国际会议,宣布了一系列援乌计划,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欧盟是亮明立场,要跟美国对着干了。

二、美俄联手“抗敌”

其次美国和乌克兰的决议草案得票率本身也很能说明问题,美国提出的决议草案,经过欧洲三次修正后,已经和乌克兰提出的决议草案没多大区别。不多的反对票,主要来自俄罗斯及其铁杆盟友,比如白俄罗斯、朝鲜。赞成票主要来自欧洲各国及其附属国,弃权票则是站在中国的立场,即: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你们要怎么扯皮我不管,但只要能恢复和平与稳定,我们就不反对。

当然啊,联大投票的决议草案没有强制性,只能体现各国在热点事件中的倾向。其中也不乏塞尔维亚这种,总统武契奇并不想投票支持谴责俄罗斯的决议草案,但联大代表可能是迫于欧洲国家的压力投票赞成的支线剧情。但联合国安理会的投票就不同了,它关系到五大常任理事国将如何站队。


联合国安理会表决现场

前面我们说了,在呼吁迅速结束俄乌冲突的决议草案中,中、美、俄三国都投了赞成,以10票赞成5票弃权的结果获得通过。但在具体该怎么做的草案表决中,美俄和欧洲再次爆发争执。

三、上三常VS下两常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称,美国准备的决议草案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但也期待纳入俄方关于消除危机根源的修正案。中方代表傅聪大使表示,我们希望欧洲促进和平并解决危机的根源。

注意啊,中俄都在发言中提到了俄乌冲突的根源问题,即北约东扩蚕食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空间。加上美国并未反对,五常中的中美俄“上三常”居然神奇地站到了一起,但可惜,俄罗斯的修正案未达到足够票数,同时欧洲提出的,定义俄罗斯是“侵略”和“维护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修正案也没能达到足够票数。


泽连斯基和冯德莱恩在基辅

总之,联大和联合国安理会的这几次表决,堪称历史性的时刻。不仅中美俄意见一致的情况极为罕见,在联大投票中,甚至美俄朝都能一起反对美国的欧洲盟友。要不怎么说现在是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呢,未来两年啊,类似的抽象剧情,还会越来越多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