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惊人消息在国际政坛掀起轩然大波。据环球网援引福克斯新闻消息,美国共和党参议员迈克·李起草了一份关于2025年美国退出联合国的法案,多名共和党议员表示支持。这一消息瞬间吸引全球目光,“安理会5常变4常”的讨论甚嚣尘上,中俄等国也始料未及,而联合国也迅速做出回应。
特朗普(资料图)
先来说说这份法案的具体内容。该法案规定,美国要暂停对联合国及其下属组织和机构的资金支持,不再参与联合国主导的任何和平谈判,白宫下属部门在未经参议院批准前,不得与联合国挂钩的机构签署任何协议。简单来说,就是美国打算和联合国“脱钩”。迈克·李给出的理由是,联合国已成为“攻击美国及其盟友的场所”,不符合“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 ,所以美国应尽快退出。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背后的逻辑漏洞百出。
回顾历史,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国际问题的平台,是多边主义的重要象征。美国指责联合国成为“攻击美国及其盟友的场所”,实在是无稽之谈。联合国对国际事务的评判标准是基于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并非针对美国。美国觉得被“攻击”,不过是因为联合国没有完全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没有沦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
从美国自身外交政策来看,“美国优先”自特朗普政府时期就被奉为圭臬。在这种理念下,美国行事以自身利益为绝对优先考量,对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缺乏应有的尊重与责任意识。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就已退出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像《巴黎协定》、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世界卫生组织等,这种“退群”行为严重破坏了国际合作秩序。如今迈克·李提出退出联合国法案,不过是“美国优先”政策的极端延伸。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若真的退出联合国,对全球治理体系将造成巨大冲击。美国是联合国的主要创始国之一,也是会费缴纳大国,在联合国诸多事务中有着重要影响力。一旦美国退出,联合国的资金来源将受到严重影响。截至今年1月,美国仍拖欠28亿美元的联合国分摊、维和与法庭预算款项。若美国退出,不仅这28亿欠款打水漂,联合国还将失去最大金主,许多依靠美国资金支持的项目和行动可能难以为继。同时,美国的退出可能引发其他国家效仿,导致联合国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大幅下降,国际合作将面临更多阻碍,世界和平与稳定也将受到威胁。
从经济利益角度分析,美国也很难割舍与联合国的联系。自2010年起,美国企业与联合国在电信、金融服务、装甲车生产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截至2020年,双方累计签署合同价值高达100亿美元。2016年,联合国总部为所在地纽约市的经济产出贡献达37亿美元,纽约市约2.5万个工作岗位与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相关。美国若退出联合国,这些经济利益将遭受损失。
在国际事务中,美国也需要联合国这个平台来施展影响力。比如在俄乌冲突期间,美国虽以会费为要挟,试图将俄罗斯踢出人权理事会,甚至取消俄罗斯五常地位,但最终未能得逞。在巴以冲突期间,美国多次动用一票否决权,否定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提出的停火决议,助涨以色列的嚣张气焰,造成加沙地带无辜平民的死亡。即便如此,美国仍需通过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声,若退出联合国,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将大打折扣。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提出的退出联合国法案,联合国迅速做出回应。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人迪雅里克在2月21日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联合国不会对各立法机构正在讨论的法案发表评论。这一回应看似平淡,实则态度坚决,表明联合国不接受美国任何的讹诈行为。
美国威胁退出联合国,印度却似乎看到了机会。去年10月,印度趁着联合国各种国际会议召开,打起了加入联合国安理会的主意,想让“5常”变“6常”。但在“5常”都在的情况下,印度的想法不太现实。如今美国威胁退出,印度以为机会来了,实则是想多了。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在联合国的地位和利益,印度成为“5常”之一的幻想短期内难以实现。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提出的退出联合国法案,更多是一种政治威胁和讹诈手段。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不应再以霸权思维行事,动不动就以“退群”相威胁。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各国之间联系愈发紧密,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孤立地解决全球性问题。
美国若一意孤行退出联合国,不仅会损害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最终也会损害自身利益。国际社会需要的是一个负责任的美国,而不是一个动辄“退群”的霸权国家。希望美国能摒弃霸权思维,重新审视自己在国际组织中的角色和责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而不是制造混乱和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