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5日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设立以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系统推进地下设施建设,打造功能齐全、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立体城市”。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济南城市副中心总部经济区的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及基础设施配套一期项目,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忙碌景象。据悉,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23亩,由DX-B1、DX-C2、DX-C1、DX-A1组成的四个开发单元迎来新进展。
提速项目建设建设立体复合城市新标杆
作为京津冀长三角产业转移、强省会战略及济南老城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载区域,该项目的高效推进将为总部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健的地下基盘。“目前,项目各开发单元的建设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其中,DX-B1地块正在进行第二道内支撑施工和土方开挖作业;DX-C2地块正在进行第一道内支撑施工和降水井施工作业;DX-C1地块已完成试桩工作;DX-A1地块则处于方案深化设计阶段。项目整体施工进展顺利,各环节有序衔接,为后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建设方负责人介绍。
为充分满足未来总部经济区的高强度开发需求,该项目从设计建设过程中,便高度重视高效集约利用地下空间,采用弹性预留和统筹规划的建设理念,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下商业、智慧停车场(同步配套新能源充电桩)、地下联络道及功能用房等,打造立体复合、集约高效、活力畅达的地下空间系统,建设立体复合城市新标杆。
梳理项目功能布局发现,地下空间功能设置合理:地下一层作为人行商业层,将衔接地铁换乘站点和地块塔楼,方便人们购物出行,车行层则放置在地下二层,将各个开发单元通过联络道进行串联,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组织,而地下三层则为机动车停车库,夹层为非机动车停车空间,充分缓解区域停车压力。
创新实施方案 为规划落地护航
好的规划设计如何保质保量落地实施,项目团队是关键。在规划策划阶段,项目创新采用“分区施策、一主两证”的开发模式,确保地下空间统一规划与高效实施。
在设计落地阶段,项目依托建筑师负责制的平台框架,组建了综合管理团队、总控团队、设计团队、现场团队及合约成本管理团队,确保设计理念高品质落地。在施工呈现阶段,项目建设团队与建筑师团队紧密协作,统筹协调监理、总包、造价等各参建单位,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提升区域影响力打造田园城市新示范
项目建成后,将为建设智慧停车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提供基础支撑,实现起步区停车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信息发布及资金核算,进一步提升起步区总部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济南机动车泊车布局,缓解周边商业网点停车难题。
从韧性城市方面看,该项目布局长远,通过十余个专项研究的同步推进,显著提升了区域的防洪防灾能力,最大限度实现韧性底座的理念。同时,项目为地上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为新区未来的多样化开发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该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项目以人为核心,以交通为关键,通过前瞻性的规划设计,为总部经济区的近远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项目将打造成为立体复合、集约高效、活力畅达的地下空间新示范,为以生态蓝绿为基底的田园城市建设及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范本。
闪电新闻记者 冯宜雯 通讯员 吴政宏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