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走投无路的时候,她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梅根·马克尔,曾经的“王室叛逆者”,现在却成了流量的“孤注一掷者”。
曾经,她和哈里王子靠着爆王室猛料,赚得盆满钵满,从 Netflix 纪录片到哈里的回忆录《备胎》,他们一次次用“王室黑幕”制造轰动效应。
但现在,故事讲完了,观众也厌了,流量红利彻底耗尽。
更糟糕的是,他们的商业合作接连翻车—— Netflix 项目搁浅,Spotify 直接解约,所有人都看清了:
没有王室光环加持,梅根根本没什么市场价值。
王室的料榨干了,钱也断了,梅根还能靠什么翻身?
答案是——她的孩子。
过去,她痛骂王室曝光孩子,如今,她自己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大肆晒娃。
她曾誓言“用生命保护孩子”,现在却亲手把孩子推上流量祭坛。
这场“豪赌”,到底能让她翻身,还是彻底翻车?
“隐私卫士”人设崩塌,梅根开始狂晒娃
1 月,梅根突然上线了新的 Instagram 账号,高调发布自己与女儿莉莉贝特在绿地奔跑的亲密照,
甚至直接把母女牵手特写放在她新品牌“As Ever”的官网首页。
这对夫妇的圣诞贺卡,也罕见地放上了阿奇和莉莉贝特的高清正脸照,而不是过去那种“背影糊脸”处理。
要知道,过去几年,他们可是一直在铺垫“我们要保护孩子,拒绝曝光”的人设。
王室专家珍妮·邦德直接点破:
“这就像戴安娜王妃的噩梦重演,当年她被狗仔追到丧命,如今她的孙子孙女,却被自己的母亲推向镜头。”
网友也炸了:
“不是说要保护孩子吗?现在怎么自己卖孩子了?”
“以前卖婆婆秘闻,现在卖亲生骨肉,梅根的下限到底在哪?”
“哈里快醒醒!你妈一生都在躲镜头,你老婆却追着镜头跑!”
梅根的操作,让所有人看清了她的底牌——她不在乎隐私,她只在乎流量。
王室黑料卖不动了,梅根的商业帝国濒临崩塌
梅根的这场“豪赌”,其实是被现实逼出来的。
过去,她和哈里靠着“王室八卦”赚得盆满钵满,但现在,局势变了。
Netflix 的合作项目受阻,传言因加州大火延期,实际是平台对他们的内容兴趣下降。
Spotify 直接解约,甚至高管公开嘲讽他们是“骗子”,毫无内容可提供。
哈里的新剧本《爱你的梅根》未播先凉,投资方开始撤资。
与此同时,他们跟王室的关系也彻底冻结。
查尔斯国王拒接哈里的电话,王室明确表示不再给他们提供任何经济支持。
威廉王子冷漠回应:“祝好。”
就连戴安娜王妃的密友们,也纷纷取关梅根的社交账号。
没有王室的光环,梅根的商业帝国,正在快速崩塌。
她必须找到新的热点,新的流量支撑点。
于是,她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孩子。
危险赌博:梅根如何利用孩子制造流量?
梅根的“晒娃计划”,并不是随意之举,而是精心策划的流量营销。
圣诞贺卡高清正脸照,故意引发“王室基因”争议,挑动网友对比莉莉贝特和夏洛特公主的相似度。
新账号@AsEver 日更亲子照,让品牌价值飙升,每条广告报价直接涨到 50 万美元。
有意制造“母子温情”话题,在品牌推广上加入大量孩子元素,吸引家庭消费群体。
但这个操作,最尴尬的地方在于——
她的孩子,永远比不上凯特王妃的孩子。
王室专家直接指出,凯特王妃的夏洛特公主,仅仅是看了一场球赛,随手一张照片,就能获得百万点赞。
而梅根精修两小时的亲子照,反而被骂“摆拍营销”。
王室的真实亲民,远比她的刻意营造更具杀伤力
哈里矛盾:他真的愿意让梅根拿孩子赚钱?
哈里曾经是最痛恨媒体侵害隐私的人。
他小时候,被狗仔队围追堵截,留下心理阴影。
成年后,他为保护家人,不惜起诉英国政府,要求加强安保。
他在《备胎》书中痛斥媒体,称他们是“毁掉母亲的凶手”。
但现在,他却默许妻子让孩子曝光,甚至成了这场流量游戏的帮凶。
网友嘲讽他是“软饭男,为了豪宅折腰”。
哈里真的甘心这样下去吗?还是说,他已经完全被梅根掌控?
结语:梅根的“最后一张牌”,能让她翻盘吗?
梅根这次“晒娃营销”,短期内也许能带来流量,但长期来看,她的信誉已经彻底崩塌。
王室不会坐视不管,甚至有传闻称查尔斯可能会修法,剥夺莉莉贝特的“公主”继承权。
更可怕的是,当孩子成为流量工具,他们的隐私和安全,将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保护。
梅根的这场赌博,真的值得吗?
今日互动话题:你怎么看梅根的“晒娃营销”?
你支持梅根晒娃自救吗?
A. 支持!黑红也是红,流量才是王道
B. 反对!吃相太难看,孩子不该成为工具
C. 坐等王室放大招,这场戏还没演完
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