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在俄美双方代表团在沙特利雅得会谈结束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向媒体表示,与美国代表的对话非常有益,双方开始倾听对方的声音,美方开始更好地理解俄方立场。拉夫罗夫表示,双方商定尽快任命驻对方国家大使,两国的副外长也将决定举行会见。拉夫罗夫强调,俄罗斯向美国解释了,“北约接管乌克兰的话将会是对俄罗斯的直接威胁”。拉夫罗夫称,如果北约成员国的武装力量出现在乌克兰,无论是打着欧盟的旗号还是本国旗号,对俄方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

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表示,俄美双方的谈判人员将在适当的时候就乌克兰问题开始接触。乌沙科夫强调,是否就乌克兰问题与美国展开进一步接触,最终将由普京总统亲自拍板决定。他还称,双方还简要讨论了普京与特朗普见面所需要的条件,包括两国代表团必须紧密协作,以确保会谈取得实质性成果,但指出二人的会晤不太可能在下周举行。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对乌克兰来说,局面只能用“悲惨”来形容。在库尔斯克地区,一场严重的倒春寒来袭,气温迅速下滑到零下15℃。面对这个情况,正在野外作战的乌军显然没有准备,很多人在严寒中死去。根据俄军发布的通告,他们发现了大量被冻死的乌军尸体。俄罗斯国防部则表示,乌军在库尔斯克作战7个月,已经付出了5-6师的损失。但更糟糕的是,基辅当局此前就表示,进攻库尔斯克的目标,就是想要获得更多谈判的筹码,结果乌克兰连谈判桌都上不了,人员损失和武器弹药消耗变得毫无意义。

2月17日,欧洲主要国家和北约在巴黎举行了一次紧急会议。据《华盛顿邮报》援引知情者的说法,欧洲多国领导人表态,将在乌克兰部署2.5-3万名士兵,以确保俄罗斯愿意达成一份能长期保证乌克兰和欧洲安全的和平协议。美国人当然支持,特朗普一直想让欧洲承担乌克兰安全的责任,避免美国卷入冲突。但特朗普不仅着眼于欧洲,也着眼于其他国家。他们和欧洲讨论时,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除了欧洲国家之外,在乌克兰的维和部队也可以包括非欧洲国家,比如中国和巴西。



泽连斯基(资料图)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中国并不是俄乌冲突的直接参与者,在俄乌冲突中乌军损失惨重,4500万人口锐减到3000万,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基础设施严重损坏,战后治理是大麻烦。美俄双方都不会允许对方军队占领协议以外的乌克兰领土,而欧洲国家大部分属于北约成员国,俄罗斯当然不会北约成员国派遣军队进入乌克兰维和,现在来看,只能由美俄欧以外的其他国家出面,比如亚洲、非洲、美洲等有相当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国,但这并不是中国出兵的理由。

事实上,若从多层面分析,可以看到美方提议的问题所在。中国历来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且明确反对战争参与。而同样,俄乌冲突地域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所谓的维和部队面临持续的现实军事威胁,无法确保有效实施。加之,美方此次提出的提议很难摆脱试图拖中国下水的嫌疑,即便中国参与维和,西方面临的舆论环境也提升了中国的外交压力和战略风险。这无疑增加了乌克兰停战后维护和平的难度,更易引发更为复杂的国际纷争。



泽连斯基(资料图)

欧洲内部对俄乌冲突的态度也存在分歧。英国表示愿意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但德国和意大利则持谨慎态度。俄乌冲突的根源在于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和各方利益的冲突。美国试图通过军事和外交手段主导局势,但这种做法往往忽视了当事国的意愿,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中国一直主张通过政治对话解决争端,这才是实现长期和平的唯一途径。俄乌冲突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尊重当事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前提。未来,只有通过对话和协商,才能真正实现和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