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近日报道,第61届慕安会闭幕式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与会代表全场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向本届会议结束后不再担任慕安会主席的霍伊斯根告别,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本届慕安会不仅见证了负责人的新老接替,也见证了欧美关系的剧烈转变、全球安全格局的变数增加、欧洲安全自主的艰难起步,因而被赋予了深刻的历史意义。此次慕安会聚焦当前全球安全的焦点问题,为各国领导人和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讨论全球安全挑战。



霍伊斯根(资料图)

在发言中,霍伊斯根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他激动地流下了愤怒、无助和悲伤的眼泪。他的声音哽咽,无法继续他的总结,最终在无法抑制的情绪中离开了会场。全场观众对他的反应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以示支持和理解。这场面令人心碎,也表现了对一位受人尊敬的外交官在如此公开场合遭受痛苦的同情。此次会议不仅揭示了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紧张,也反映了全球正义的理想在现实面前显得幼稚。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世界观“无视既定的规则、伙伴关系和信任”,其政策声明如“潮水般涌来”,令欧洲面临“无法无天”可能成为国际秩序指导原则的危机。这一批评的核心在于,美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规则制定者”,正通过单边主义政策动摇国际合作的根基。例如,特朗普政府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并威胁吞并欧盟伙伴格陵兰岛,直接挑战了主权不可侵犯的原则。



特朗普(资料图)

此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交锋,无疑为美欧关系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人们对美欧关系的未来走向充满了担忧和疑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欧之间基于共同的价值观、政治制度和安全利益,建立了紧密的同盟关系。北约作为美欧军事合作的重要平台,在维护欧洲安全、遏制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美欧之间的分歧逐渐显现并不断扩大。

从战略利益看,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聚焦印太等方向,对乌克兰兴趣减退,欲与俄谈判求“和平优先”。而欧洲因地理临近,视乌局势为地缘安全关键,支持乌以保自身安全边界。特朗普的孤立主义使美国减少对欧安全投入,欧洲则欲借支持乌克兰增强战略自主,如法国就强调加快落实相关议程。美欧内部政策也存在分歧,特朗普对乌态度反复,让欧洲困惑担忧。欧洲内部虽在部分问题有分歧,但总体在乌问题上立场强硬。



慕尼黑安全会议(资料图)

在经济领域,特朗普政府威胁对欧洲加征关税,而欧洲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严格法案也让美国企业面临高昂的合规成本。双方在汽车行业关税问题上的分歧更是让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在安全领域,美国减少对北约和乌克兰的投入,让欧洲感到被抛弃。美俄秘密会谈更是让欧洲意识到自身在解决乌克兰危机中的边缘化地位。在价值观方面,特朗普政府终止DEI政策并恢复死刑执行,这一举措与欧洲的价值观背道而驰。

在金砖机制、全球南方合作中推动国际秩序改革,这些举措将巩固中国作为“稳定极”的角色 。慕安会的硝烟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西方主导的旧秩序正在崩塌,而多极化浪潮中,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对中国而言,机遇大于挑战,但需警惕美欧“战术性和解”的风险。未来的全球博弈,不仅是实力的较量,更是理念的竞争——是走向分裂对抗,还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答案或许就藏在每个国家的选择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