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星期三(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向记者表示,中美两国之间“有可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据报道,特朗普没有描述潜在贸易协议的具体范围,但这是个信号,表明他愿意阻止华盛顿和北京之间正酝酿的贸易战。
这一言论释放出缓和全球两大经济体紧张关系的信号。尽管特朗普并未详细阐述该协议的具体内容,但此番表态恰逢美中贸易争端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以及持续的地缘政治摩擦之际。
中国对此事的回应。北京时间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就美国总统特朗普称美国可能与中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一事提问。中方回答:“中方已多次就中美经贸问题阐明立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损害的是各国人民的利益。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方面加征关税的做法,双方应通过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与协商解决各自关切。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可以刊出,中方态度的关键是“双方应通过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与协商解决各自关切”。
深入分析特朗普这一声明背后的动机,可以发现其涉及多个战略考量,包括稳定美国经济、重塑全球供应链、对冲贸易战影响以及试探中国在贸易谈判中的立场。
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是持续的高通胀,这已成为政策制定者和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特朗普在其任期内发起的美中贸易战,通过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推高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美国对华关税导致本土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并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加剧了通胀压力。
通过重新启动与中国的贸易谈判,特朗普或希望降低部分关键进口商品的关税,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胀。此外,稳定的贸易环境有助于增强投资信心和经济稳定性。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学家指出,贸易的可预测性是稳定通胀预期和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全球供应链在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影响下遭受严重冲击。美中贸易战进一步加剧了供应链脆弱性,许多企业被迫调整供应来源,以规避高额关税带来的风险。麦肯锡公司的报告显示,供应链中断已导致美国的制造业和科技行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库存短缺和整体效率下降。
特朗普释放出“可能达成新贸易协议”的信号,可能意在恢复全球贸易体系的信心,帮助企业建立一个更具可预测性的经营环境。如果美中贸易关系得以重新调整,将有助于跨国公司进行长期投资规划,避免生产链再次遭受冲击,并稳定汽车、电子和制药等关键行业的就业。
美中贸易战不仅影响了双边贸易额,也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连锁反应。关税冲突扰乱了资本流动,并削弱了两国的经济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析指出,持续的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导致全球GDP每年减少0.5%,凸显了这一争端的深远经济影响。
特朗普的这一表态,或可被视为对冲进一步经济不稳定的策略性举措。如果美国继续加征对华关税,可能会引发中国的报复性反制措施,进一步冲击金融市场。
除了经济考量,特朗普的发言也透露出试探中国谈判立场和政策底线的意图。通过公开提出新贸易协议的可能性,美方可能希望测试中国是否愿意在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和市场准入等敏感领域。
面对美国的试探,中国方面的回应预计会保持谨慎和理性。近期,中国商务部的相关表态表明,北京依然愿意进行建设性对话,但不会在核心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上妥协。因此,特朗普的这番言论或许只是试探性的“投石问路”,以便美方在未来谈判中评估中国的优先事项和红线。
尽管特朗普声称“美中可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可能是一时即兴之言,但其中蕴含着重要的战略考量。无论是应对国内通胀、稳定全球供应链、对冲经济不稳定,还是试探中国的贸易政策底线,特朗普的言论都具有深远的经济和政治意义。然而,任何新的贸易协议都需要经过复杂的外交斡旋,在经济现实和地缘政治博弈之间取得微妙平衡。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不断演变,华盛顿和北京都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展现战略远见和灵活性。特朗普的表态是否最终转化为实质性的贸易谈判,仍有待观察,但无疑已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打开了新的讨论空间。(财富中文网)
作者王衍行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前副秘书长、财政部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杜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