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报网报道,德国将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德国各主要政党候选人纷纷抓紧时间进行选前冲刺。整个欧洲都将目光聚集在德国这次选举上。分析认为,目前欧洲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被称为欧盟发动机之一的德国的选情牵动整个欧洲。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日前多次公开为德国极右翼选择党站台。德国最新民调显示,各党派支持率相差并不大,且在乌克兰危机、边境与非法移民、削减能源成本、放松“债务刹车”等重大议题上分歧严重,能否达成一致存在较大疑问。
特朗普政府执政后,几乎是毫不掩饰对德国极右翼的支持,马斯克公开给魏德尔助选,呼吁德国人给她投票;而美国副总统万斯前往德国慕尼黑参会,竟然直接把总理朔尔茨晾在一边,选择与魏德尔见面。特朗普政府的种种做法也彻底激怒了德国,朔尔茨现在不顾美方感受,在公开场合跟中国秀亲密,无非就是恶心特朗普,公开跟美国作对。按照德国的最新民调数据,基民盟以31%的支持率领先,选择党紧随其后达21%,默茨当选的可能性最高,不过他也需要找到一个盟友联合组阁。
默茨(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默茨支持率暂时领先,但还有一个竞争对手难以忽视,那就是德国选择党总理候选人魏德尔。要知道,万斯当时连总理朔尔茨都没见,而是绕过朔尔茨见了魏德尔,这种不同寻常的举动,引发外界的广泛猜测。对此,朔尔茨直接公开表态,暗示美国“干涉德国选举”。外界舆论也认为,魏德尔背后可能有美国的支持,是真正的“天选之人”。这一情况,让德国此次选举充满变数,虽然默茨支持率领先,但能否赢过魏德尔,仍是一个未知数。
大选带来的震动不仅仅停留在欧洲范围,还直接波及到了国际场景,比如中德关系,默茨近期关于对华关系的表态引发了不少解读,他一方面明确表示支持自由贸易和深化中欧合作,另一方面也强调希望保持中德关系“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样的言论暗示德国将不会盲目跟从美国当前日益激进的对华脱钩政策,事实上,德国过去多年来一直是中欧贸易的关键节点之一,无论在汽车制造、能源科技还是高端机械领域,中德经贸合作都占据了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位置。
默茨(资料图)
最近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默茨与中国外长王毅会面。他指出德中关系有着深厚的基础,德国支持自由贸易,并愿意在解决欧中之间的摩擦时,发挥建设性作用。这番话显然传达了一个信号——即便是在内政上引发争议,默茨依然看重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对此王毅表达了中国对中德关系的期待和信心。与此同时,德国其他主要政党和候选人也纷纷表态支持与中国继续合作,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德国政治人物似乎都意识到,保持与中国的良好关系对于德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分析认为,中德合作的成功不仅有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也将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注入动力。特别是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德两国坚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无疑将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的范例。默茨作为最有可能成为新一任德国总理的候选人,其在经济领域的专长和对中德关系的明确表态,为两国未来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希望。而中德关系的未来发展,也将在这场选举后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默茨(资料图)
回到这次德国大选,可以说,其结果不仅关乎国内政局,也将对欧洲乃至全球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政策走向直接关系到欧盟的未来。默茨若当选,可能会推动德国政策向右转,这将对欧盟的内部团结构成挑战。与此同时,中德关系的未来发展也备受关注。默茨的对华友好立场为双边合作提供了可能性,但美国的介入可能成为不确定因素,如果美国继续施压,默茨在对华政策上可能面临更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