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山猫】
本月12日,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CVN-75“哈里·S·杜鲁门”号在埃及塞得港附近的地中海与一艘货轮相撞并轻微受损。事故发生后“杜鲁门”号前往希腊进行应急抢修,并于近日重新出海航行。
2月16日,进入希腊苏达湾准备接受紧急维修的“杜鲁门”号 社交媒体
据美国“战区”(The War Zone)网站报道当地时间24日报道,美国海军欧洲/非洲司令部(第六舰队)当天宣布,“杜鲁门”号在接受了“紧急可用性维修”(ERAV)后,已于23日离开希腊苏达湾,返回地中海上进行“例行任务”。发生事故后的“杜鲁门”号于2月16日抵达希腊苏达湾以进行应急修理,在此之前的损害评估发现,12日发生的碰撞对航母舰艉右舷的多个部位造成了损坏。
位于舰体艉部右侧(上图)和右舷升降机附近(下图)的两处受损部位 美国海军
根据美国海军方面的新闻稿件,在美国海军前沿部署区域维修中心(FDRMC)的领导下,“杜鲁门”号于希腊苏达湾海军支援设施(NSA)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紧急维修。舰上乘员与FDRMC、诺福克造船厂和希腊当地合作企业合作进行了损伤评估和维修计划制定,初步恢复了船只的防风雨密闭性。FDRMC指挥官,莫利·比利上校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中心的工作重点是保障在第五舰队(防区位于中东的中央司令部)和第六舰队(防区位于欧洲、非洲司令部)前沿部署的海军部队舰艇和乘员,以保持其“关键的战备状态”。但美国海军仍未公布此次维修所需的费用成本和碰撞中损失的进一步细节,仅接受了应急维修的“杜鲁门”号也仍需要在结束部署返回母港后接受更彻底的检查和维修,具体需要哪些额外维修、具体修理时间表如何安排还尚不清楚。
正在评估损伤状况的航母舰员和FDRMC人员 美国海军
不过,“杜鲁门”号现任舰长克里斯托弗·希尔上校则在声明中表示,目前航母仍准备好作战,随时可以进入完全部署状态,全体舰员也将充分展示执行任务的能力和决心,航母随时能够起降战机,在战斗中给对手“一点颜色看看”。希尔此前曾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的一次部署中担任过CVN-69“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的舰长,于今年2月20日刚刚接手“杜鲁门”号舰长一职,而碰撞发生时的当值舰长戴夫·斯诺登上校则同时被美国海军以“对其指挥能力失去信心”为由解职。
报道称,在碰撞发生前,“杜鲁门”号打击大队及其搭载的舰载机联队一直在红海和周边进行军事行动,自2024年9月从诺福克启航部署以来,“杜鲁门”号舰载机已经进行了5500余架次飞行,其中包括两轮对也门胡塞武装目标的“自卫打击”,以及对索马里北部“伊斯兰国”(ISIS)目标的大规模空袭。而“杜鲁门”又是美国海军短时间内部署在东地中海和中东地区的唯一航母,因此让受损的“杜鲁门”尽快回到海上恢复战备状态,才能避免出现任何“重大的作战影响”。报道还表示,尽管航母在希腊苏达湾进行的只是“有限的无计划应急维修”,而并非彻底修复全部损伤,但也能为美国海军提供有用的数据和宝贵的经验,以帮助完善和改进前线部署舰艇的战斗损伤处理程序,长期以来战损舰艇的快速维修能力不足一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而这一能力正是美国海军在未来的“高端战斗”中所亟需的,特别是“与中国在太平洋上开战”等情况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