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虚拟文章仅为创作产物,不针对特定个人或团体。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十年前,我毫不犹豫地将四十万借给相处三年的保姆,可她却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我以为这笔钱永远追不回来时,它的来临,揭开了一个令我泪流满面的真相。
原来,我们都错过了太多……
01
秋日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客厅,我站在阳台上,望着楼下匆匆而过的行人,恍然间又回到了十年前的那个秋天。彼时的我,还不知道命运即将给我带来怎样的转折。
"妈妈,我的发卡找不到了!"女儿小雯清脆的声音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我转身走进她的房间,看着凌乱的床铺和散落的玩具,一时间有些恍惚。这样的场景总让我想起张桂芳在的日子,那时的家,总是井井有条。
回想起张桂芳刚来我家的情形,仿佛就在昨天。那是个阴雨绵绵的早晨,我同事李美玲领着一个穿着朴素的中年妇女来到我家。"林悦,这是我跟你说的张桂芳,在老家带过好多年孩子,人特别老实本分。"
张桂芳穿着一件略显陈旧的碎花棉布衫,头发整齐地挽成一个发髻,脸上带着农村妇女特有的质朴笑容。她的手粗糙黝黑,说话轻声细语:"林小姐,我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我一定会用心照顾好您的女儿。"
那时的我和丈夫陈俊都在外企工作,职位不高不低,收入也算过得去。但职场竞争激烈,经常加班到深夜,根本无暇照顾年仅四岁的小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口碑不错的保姆,我自然不会错过。
张桂芳的表现远超我的预期。每天凌晨五点半,她就会轻手轻脚地起床,为我们准备早餐。她总说:"林小姐,您和陈先生工作辛苦,早上多睡一会儿。"
她不仅把家务活做得井井有条,对小雯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记得有一次,小雯发高烧,我和陈俊都在开重要会议走不开。张桂芳一个人照顾了小雯整整三天,寸步不离,连觉都是在小雯床边打盹。
"桂芳阿姨,我渴了。"迷迷糊糊中的小雯轻声说。
"好,阿姨这就给你倒水。"张桂芳立刻惊醒,摸了摸小雯的额头,"还在发烧呢,先喝点温水。"
当我匆忙赶回家时,发现张桂芳的眼睛红肿,明显是几夜未眠。她却笑着说:"林小姐别担心,小雯已经好多了。"
渐渐地,张桂芳就像我们家的一员。她不仅会变着花样给小雯做可口的饭菜,还会在空闲时教小雯画画、认字。每到周末,她总会带着小雯去楼下的小花园玩耍,教她认识不同的花草。
"桂芳阿姨,这个是什么花呀?"
"这是蒲公英,等它开了花,吹一下,种子就会飞得老远老远。"
"真的吗?那它们会飞到哪里去呢?"
"会飞到一个可以安家的地方,然后长出新的小花来。"
现在想来,张桂芳说这话时的眼神有些飘忽,也许她也在寻找一个可以安家的地方吧。
小雯特别依赖张桂芳,常常在我回家后还赖在她怀里不肯下来。有时我会觉得有些吃醋,但转念一想,这不正说明张桂芳把小雯照顾得很好吗?
记得有一次,我加班到深夜回家,发现张桂芳正在帮小雯补一只破损的玩具熊。她的针线活很好,笨拙的熊仔在她手中变得焕然一新。
"这是小雯最喜欢的玩具了,"她一边缝补一边说,"今天不小心被门夹住了一角,她哭了好久。我答应她,明天醒来就能看到完好的小熊。"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整整三年。我们完全把张桂芳当成了家人,她也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我们的信任。谁能想到,平静的生活会被一个突如其来的请求打破。
那是个周末的下午,我刚处理完一堆文件,准备休息一会儿。张桂芳在厨房忙完后,支支吾吾地跟在我身后,欲言又止。我能感觉到她的不安,但并没有多想。
"林小姐,我...我有件事想跟您商量。"她的声音有些发抖,双手不停地绞着衣角。
"什么事?你说。"我一边收拾桌上的文件,一边随口问道。
"我想...想跟您借点钱。"
这个请求让我愣了一下,抬头看向她:"借多少?"
"四...四十万。"张桂芳的声音越发颤抖。
"四十万?"我惊讶地放下手中的文件,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忐忑不安的女人,"这么多?"
张桂芳的眼圈立刻红了,她低着头,声音哽咽:"林小姐,我知道这个数目太大了。但是我们老家前段时间遭了洪水,房子都冲垮了。现在父母和孩子都住在邻居家,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我看着她哭红的眼睛,一时间陷入了沉思。四十万对我们家来说不是小数目,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更重要的是,这三年来,张桂芳的为人我是看在眼里的。
"你准备什么时候还?"我试探性地问道。
"最多一年!"张桂芳擦了擦眼泪,声音里带着一丝希望,"我二姐在广州开了个小超市,说可以借我一部分。再加上我这边的工资,应该很快就能还上。"
02
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过无数个张桂芳照顾小雯的画面:深夜里她哄生病的小雯入睡,清晨时她耐心地给小雯梳头打扮,周末时她陪小雯在花园里嬉戏......"好吧,"我点点头,"我答应你。"
张桂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我慌忙去扶她:"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林小姐,您放心,我一定会按时还钱的。"她握着我的手,眼含热泪地说,"您的大恩大德,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第二天,我就陪她去银行办理了转账。看着那串数字从我的账户转入她的卡中,我心里突然涌起一丝不安,但很快就被我压了下去。毕竟,这是相处了三年的张桂芳啊,她不会骗我的,对吧?
然而,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会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张桂芳。当天下午,她就收拾行李回老家了,说过几天就回来。可是,这一走,就是整整十年。
起初的几天,张桂芳还会定期打电话报平安。电话里,她说老家的房子正在重建,一切都在计划之中。她的声音依然轻柔,说话还是那么细声细气,让我完全无法联想到任何不好的可能。
"林小姐,这边工程已经开始了,估计再有两个月就能完工。到时候我就回去继续照顾小雯。"
"家里老人都还好吧?要不要我们帮点什么?"
"不用不用,您和陈先生已经帮了大忙了。您放心,等房子修好,我一定第一时间回去。"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张桂芳的电话越来越少。从一开始的每三天一个,变成了一周一个,再到半个月一个。每次我问她具体情况,她总是语焉不详,说工程有点延误,但很快就会处理好。
这时的我,心里已经泛起了一丝不安。但我仍然选择相信她,毕竟这是相处了三年的张桂芳啊。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再也打不通她的电话了。
"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候再拨。"冰冷的提示音让我的心瞬间沉到谷底。我立刻翻出张桂芳留下的住址和她二姐的联系方式,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核实。
"这个号码是空号,请确认后再拨。"又是一个冰冷的提示音。
我的手开始颤抖,赶紧打电话给介绍张桂芳来的李美玲。
"美玲,你还记得当初介绍张桂芳来的那个远房亲戚吗?能不能联系上他?"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林悦,对不起,我...我一直想告诉你,其实那个远房亲戚我也联系不上了。现在想想,张桂芳的身份可能有问题。"
这个晴天霹雳让我瞬间清醒:我可能被骗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像是着了魔一样四处寻找张桂芳的踪迹。我请假去了她提供的老家地址——那是一个偏远的小县城。然而,当我好不容易找到那个地址时,却发现那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洪水灾害,更没有人认识张桂芳。
我去派出所报案,警察看了看材料,叹了口气:"这种案件我们见得多了。他们一般会通过当保姆来获取雇主信任,然后实施诈骗。这些人提供的信息基本都是假的,很难追查。"
"不可能!"我激动地说,"张桂芳在我家工作了三年,她对我女儿那么好,不可能是骗子!"
警察同情地看着我:"正是因为她在您家工作了这么久,才更容易获得您的信任。这些惯犯都很有耐心,他们知道,等待越久,得手的机会就越大。"
我不死心,又回到家翻遍了张桂芳住过的房间。这才发现,她除了几件换洗衣服,什么个人物品都没留下。没有照片,没有身份证复印件,什么都没有。
"妈妈,桂芳阿姨什么时候回来呀?"小雯总是这样问我,"她答应教我包饺子的,还说要带我去动物园呢。"
每当这时,我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疼。我该怎么告诉一个四岁的孩子,她最信任的阿姨,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我开始后悔,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多留一个心眼,后悔为什么这么轻易就把钱借给她。但更多的,是对这份信任崩塌的痛心。
那段时间,我几乎夜夜失眠。躺在床上,脑海里不断回放着张桂芳在我家的点点滴滴:她给小雯织的毛衣,她做的可口饭菜,她照顾生病的小雯时彻夜未眠的样子......这一切都是假的吗?都是为了骗取我的信任吗?
我去找了所有可能认识张桂芳的人。以前一起带孩子的阿姨们、小区的保安、附近超市的老板......可是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甚至连一张她的照片都找不到。
"林小姐,张阿姨人很好啊,跟我们都处得来。"小区的清洁工阿姨说,"不过她从来不说自己的事,我们问她老家在哪,她总是笑笑就过去了。"
超市老板娘也说:"她经常来买菜,总是挑些便宜的。说是要省钱寄回家给孩子。具体家在哪,我们也不清楚。"
03
就这样,线索一个接一个断掉。张桂芳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警方后来告诉我,他们通过系统查询,发现张桂芳用的身份证很可能是假的。这意味着,我连她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
"这种团伙作案的情况时有发生,"警官说,"他们会物色一些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派人打入内部,慢慢取得信任后再实施诈骗。您这次算是损失比较大的了。"
我瘫坐在警局的椅子上,感觉整个人都被抽空了。原来,我自以为了解的张桂芳,不过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那些温柔体贴,那些无微不至,都是为了这最后的四十万吗?
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小区里另一位请保姆的邻居。她拉着我说:"林小姐,我听说你被保姆骗了?我就说嘛,现在这社会,对谁都不能太相信。你看我,每个月工资都是打到社区中介账户,还安装了家庭监控,保姆连家里的钥匙都没有。"
我勉强笑笑,没有说话。但心里却在想,如果从一开始就这样防备,那生活得多累啊。可是现在看来,是我太天真了。
那段日子,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信任的崩塌。我一直以为自己很了解张桂芳,可现在看来,我对她一无所知。
最难过的是小雯,她总是站在窗边,眼巴巴地等着张桂芳回来。"妈妈,桂芳阿姨是不是不要我们了?"她问这话时,眼里含着泪水。我只能紧紧抱住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生活还要继续。我重新请了保姆,但这次我变得极其谨慎。每一份证件都要反复核实,每一个信息都要再三确认。我知道这样做可能显得太过苛刻,但我实在承受不起第二次信任崩塌的痛苦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还是会想起张桂芳。她到底是谁?她说的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在我家的三年里,她有没有一刻是真心的?这些问题像一团乱麻,怎么都理不清。
直到很多年后,我才明白,有些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有些伤痛需要时间来愈合。而我和张桂芳的故事,也许就该这样成为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
至少,我是这么以为的。可是命运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在我以为这个故事已经结束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让一切都有了新的答案。
十年时光,足以改变很多事。小雯从当年的小女孩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我的头发也添了几缕银丝,连当年的家具都换了大半。唯有阳台上那盆张桂芳种下的君子兰,依然固执地年年开花。
那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下午,我刚开完一个视频会议,准备休息片刻。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叩响,秘书小林探头进来:"林总,有个自称姓张的年轻女孩要见您,说是关于张桂芳的事。"
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这个许久不曾提起的名字,突然让时光倒流。
"请她进来。"我努力平静地说。
走进来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女孩,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乌黑的长发扎成一个马尾。她的眉眼间有几分熟悉,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张桂芳。
"林阿姨,我是张雨,张桂芳的女儿。"她的声音有些发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旧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