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数以万计的香港居民通过英国BNO等移民政策离境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则通过“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等渠道,吸引大量内地人才来港,为香港社会“注入新鲜血液”。不过,近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对部分人以人才名义赴港,实则仅为子女教育或出入便利,甚至意图享受“港人港税”优惠的行为提出严厉批评,指出这违背了香港人才政策的初衷。
梁振英在Facebook上发文指出,近期他在内地多个城市的不同场合遇到了不少以内地人才身份赴港报到后迅速返回内地的情况。港府推出“人才计划”,目的是为了香港的繁荣发展,而不是为了让一些人来 “薅羊毛”,更不是为了挤压本地学生的升学空间。
事实上,去年年底,一封关于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的匿名投诉信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信中揭露了近年来一些内地家长通过香港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等“快速通道”获取香港居民身份证的现象。
这些内地家长的子女作为受养人获得香港身份后,可以选择在内地学习DSE课程,然后以自修生的身份参加DSE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被香港知名大学录取。
投诉信中的家长认为,内地学生本身应试能力强,通过短期培训就能考取香港顶尖大学的专业,这对接受香港本地教育的考生极为不公,严重挤压了本属于香港本地学生的大学名额。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内地家庭并未在香港工作、居住或就读,未对香港社会做出贡献,但其子女在被香港大学录取后,却能享受资助大学学费减免的待遇。
这封匿名投诉信迅速在香港本地及网络上引发热议。随后,一群自称“为保障本港学子受教育权利及公帑资助公平性”的家长成立了“本地学生大学学额关注组”。
他们发起了网上联署活动,敦促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尽快审视并明确“本地生”的定义,以堵塞政策漏洞。
对于内地家庭而言,DSE考试一直是子女升学的重要选择之一。所以也成为了内地许多家庭“避开高考竞争,直通名校”的优选路径。然而,如果通过高端人才等计划获得香港身份的家庭子女不被视为“本地学生”,那么香港身份对于这些家庭来说,其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早前,在立法会上也曾就此问题进行过相关讨论。立法会“香港新方向”议员、新界北区张欣宇表示,有必要尽快调整相关政策。
他关注到,过去曾有新闻报道指出,有人纯粹利用政策漏洞安排子女来港升学,而并无真正在香港发展的打算。他提到,今年DSE考生人数激增,考生总数较去年增加了逾两千人,但目前本地生大学学额仅有1.5万个;他担忧若当局不及时处理,问题将迅速恶化。
1月21日,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教育局正在检讨专上院校在录取学生时“本地生”的定义,并参考英国、新加坡等地的相关政策,同时咨询其他政府部门及各利益相关方,以确保学位分配的公平竞争。香港政府招聘内地人才来港定居,旨在增强香港精英人才储备,推动香港社会经济发展。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