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的樟木口岸才是国道G318的真正终点,对于喜欢骑摩托喜欢摄影又喜欢钻牛角尖的我来说,这样的地方肯定是要去看一看拍一拍的。而往返聂拉木县时,这个海拔5126米的通拉山口却格外让人印象深刻,因为视野极其开阔,环顾四周甚至能远眺到西藏大部分山脉和雪峰的全景。
聂拉木县素有“南亚门户,希峰故里”之称,通拉山口则是出入的必经之地,它不仅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分界线,也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标志。从通拉山口往南,海拔逐渐降低,通往尼泊尔直至印度洋;往北则通往青藏高原直至昆仑山脉中段。
由于通拉山的方圆上百公里内都没有遮挡,就算看上去蓝天白云,这个山口也始终保持着四五级的大风,不时还会有“狂暴”的乱流刮过,让人防不胜防。像我用手机拍延时的时候,三脚架就被吹倒了好几次(此处心疼手机两秒钟)。所以摄影人在这里要注意保护装备,而游客也要提防帽子或围巾被吹上天。
这个山口其实建设得非常漂亮,不仅有巍峨的门楼、宽敞的观景平台,还有栩栩如生的大象雕塑和其它人文景观,猜测每年经过这里的游客应该不会太多,否则网上怎么也不可能让它如此低调和默默无闻,各种视频和美照早该满天飞了。而在这里也趁机“背刺”一下广大的骑行爱好者们,从拉萨出来以后,基本上就看不到成群结队的自行车了,不知何故。
再悄悄告诉喜欢露营的网友,通拉山口的这个崭新的“游客中心”模样的建筑虽然门上都有链条锁锁着,但另一边的大窗户其实都可以出入。目测里面还残存着人为铺过地垫的痕迹(有纸板盒及一些建筑废料),卫生状况看上去倒还不错。正好遇见一位上了年纪的摄影老师,自称对这里很熟悉(每年都会来几次),简单交流后知悉,可能是以前有户外人士和摄影大师到这里蹲过点,前者是为了享受高原野外生活,后者自然是为了拍到大片啦(大家如果看到此文后有去体验的,务必请保护好环境卫生哦)。
说实话,面对如此优越的能遮风挡雨的露营环境,我也曾经犹豫。不过在看过旁边的公共厕所(旱厕)后,就取消了这个念头。虽然相对而言不算脏,但没有水!而准备打卡聂拉木县的时候,我并没做这方面的准备。不过事后反思,主要还是因为当时不想在这里耽搁后续行程。
为了纪念到此一游,我还在平台旁边的野地里,摆出了这次长途摩旅中的第一座玛尼堆。如此高原,你能想象到为了搬那块大石头而产生的气喘吁吁吗,哈哈,谁叫普通的地方咱不屑呢!希望此生还有故地重游的机会吧,希望它能安好千年!
最后,大家也别被我前面那些阳光明媚的照片给“骗”了,高原上的天气真是说变就变,谁又会“优先”把阴雨连绵或者乱七八糟的风景分享出来呢?对吧,下面两张就是通拉山口的另一面。
(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谢谢。)
个人觉得通拉山口是个非常不错的观景点,也是非常不错的露营点,有条件的网友可以去感受一下这里优秀的四面通透又通风的高原魅力。而我要是再去一趟并且天气不错的话,肯定会过个夜的,万一能看到满天的繁星呢?光想想就很美了。
关于航拍,有网友私信问,那我在这里答一下:现在一些所谓边境城市没你们想象中管得那么严,看到警示牌自觉不飞,碰到制服哥哥劝阻主动下降,像很多感觉有点敏感的地方我都是自觉放弃航拍。只要态度诚恳虚心,都什么年代了,没人会故意找你茬的,除非你太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