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湖北省妇联十三届四次执委(扩大)会议在武汉召开。会上发布了2024年度湖北省妇女工作十大特色品牌及创新典型案例,即日起,湖北e家庭将陆续推出“2024年度湖北省妇女工作十大特色品牌”系列展播,对十大特色品牌主要做法、成效、经验启示进行宣传,供各地学习借鉴。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恩施州妇联品牌项目。
恩施州妇联:
智慧父母学堂 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恩施州妇联充分发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湖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打造恩施智慧父母学堂工作品牌,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协同性和实效性,促进家校社协同发展。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恩施州妇联制定下发《恩施州智慧父母学堂实施方案》,明确领导小组,制定工作目标、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聘请有经验、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基层教育工作人员担任校长,负责智慧父母学堂的日常运行管理、课程研发、教育教学等。组建专业指导队伍、教学研究骨干队伍和家长学校培训队伍,推动父母学堂常态化办学培训。
(二)探索教学模式,提升办学水平。一是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智慧父母学堂形成以集中授课、教学实践、指导自学三种形式为主、特色实践教育活动为辅的“3+N”教学模式。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教学,每周五推出一期家庭教育精品课程,每月开展一次特色家长活动和自主阅读指导,每半年开展一次“家长沙龙”。目前已发布科学育儿知识1625期,开办“父母学堂”和“家长沙龙”403期,深入城乡学校、社区举办特色实践教育活动446场次。二是组建专业教研体系。聘请知名家庭教育及心理专家、最美家庭代表、家庭教育指导师等组建“恩施州好家风·好家教宣讲队”,联合州教育局颁发聘书,打造专业志愿授课服务队。目前“恩施州好家风·好家教宣讲队”已有成员283名,每周定时组织学习培训,并送课到各县市。三是及时收集反馈意见。通过发放问卷等方式让家长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讲师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以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形式,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三)创新工作方式,健全工作平台。一是创新办学形式。采取“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办学形式,线下以学堂集中授课为主要形式,以家长沙龙、专家讲座、亲子活动为辅助形式。线上通过“恩施女性之声”、智慧父母学堂学习群设立学习专栏推出精品课程等形式,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参与家长、师生超25万人次。二是构建家庭教育网络。探索区域化特色家庭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以州父母学堂为总校,8县市建立分校的“1+8”家庭教育学习网络,目前利川市智慧父母学堂已经建立并运转良好。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发布课程介绍和师资信息,让各单位点单定向学习内容、集中分区域送学、课后家长讨论等,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课程的信息和教育质量。提高吸引力和参与度,利用恩施妇女之声、云上恩施、恩施日报知恩等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智慧父母学堂的知晓度和关注度。
经验启示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承载着孩子成长和发展的重任,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智慧父母学堂的打造,我们有三个启示:
(一)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家长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和沟通。每周五的定点时间开讲,固化家长们的听课需求,了解家校社协同的各方面情况,掌握科学育儿、依法带娃的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推进智慧父母课堂建设。
(二)智慧父母课堂的打造,弥补家长学校在学校内外参与的不足,让学校老师、专家团队、心理辅导、社会组织的共同协作和相互融入,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真正构建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机制,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三)构建家校社协同的工作平台,为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保障。平台发布授课内容、交流体会、育儿信息、教育方式、典型案例等,加强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家长、专家与教师的多方沟通融合,进一步提升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孩子参与课程的活力、教师队伍研发潜力,促进家校社协同发展。
THE END
本文来源:恩施州妇联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