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深夜的纽约联合国总部,安理会以10票赞成、5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美国提出的涉乌决议。这场持续三年多的冲突迎来关键转折点——中、美、俄三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罕见地共同投下赞成票,形成罕见的三方共识。

决议核心内容直指俄乌冲突核心诉求:‌敦促双方立即停火,建立持久和平框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决议与美国三天前在联大提交的草案保持完全一致,其内容条款对乌克兰相当不利。



据观察者网等媒体2月25日报道,当电子屏幕亮出"10票赞成、5票弃权"的结果时,会场爆发出罕见的掌声。

决议核心内容仅两句话,一是"呼吁立即停火",二是"敦促俄乌实现持久和平"。但这场看似简单的投票背后,却暗藏着当今世界主要力量之间的博弈。

要知道,表决前3小时,法国驻联合国代表突然提出推迟投票的动议。英国代表随即附议:"我们需要更多时间研究草案细节。"希腊代表甚至搬出程序正义:"深夜表决不符合国际惯例。"

欧洲三国突然发难的真实意图,是想争取时间修改决议文本。法国总统府官员私下表示:"这份草案对俄罗斯太过宽容,巴黎要求加入'侵略'的定性。"

但美国代表格林菲尔德态度强硬,其向欧洲国家强调,"每拖延一天,乌克兰前线就多300人伤亡!"最终欧洲改期动议仅获6票支持,未达通过门槛;

即便欧洲的图谋落空,但正式表决前,各国依旧围绕文本修改,展开拉锯战。欧洲修正案要求将"冲突"改为"俄罗斯侵略",并加入"尊重乌克兰1991年边界"条款。



俄罗斯代表涅边贾冷笑地指出,"这是要俄罗斯投降吗?"涅边贾随即动用否决权。俄罗斯提出的修正案,要求加入"北约东扩是冲突根源"表述,遭美国代表拍桌反对:"荒谬!"最终仅获中印等3票支持。

我国代表张军在解释性发言中强调:"既要止战,更要治本。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必须得到尊重。"在西方国家看来,张军大使的表态,是对北约的含蓄警告。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安理会涉乌决议表决会正式召开前,各方已经展露出了底线。欧洲国家试图最大程度地遏制俄罗斯,俄罗斯则要保留全部既得利益,并消除自身“侵略者”的标签。

最终,尽管决议通过,但多个关键问题依旧悬而未决。首先是领土问题,安理会决议回避了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归属,俄方坚持"新现实",乌方要求"完整主权";

其次是安全保障问题,乌克兰坚持要加入北约,俄罗斯要求具有法律效力的"中立保证";

最后是战后重建问题,西方要求用俄被冻结资产支付,这遭到了俄罗斯的强硬反对。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对这一结果,似乎相当满意。普京正在加紧联系美国,称俄罗斯准备好与美谈判控军,削减50%的军备。除此以外,俄罗斯可以向美国出口200万吨铝材,这相当于美国年进口量的4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