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大学,家长操心多。”每到开学季,高校校园里又热闹起来,大学生们陆续返校。而对于家长们来说,这个时候的心情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十分复杂。一方面,孩子终于开学了,自己能稍微轻松些;可另一方面,又得为孩子返校的路费和生活费操心。这生活费给多给少,都让家长们犯难。



就说网上有这么一位大一女大学生,新学期一开始,就跟老妈提出,想要把生活费涨到每个月3000元。为啥呢?她觉得之前每个月2000元根本不够花。可家长一听,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咱们都知道,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就是用来吃饭、买学习资料和生活用品的。当妈的哪能不了解自己孩子?现在很多大学生啊,说是买学习用品,到了期末能拿起笔写作业就不错了。而且学校食堂有补贴,一日三餐在食堂吃,根本花不了太多钱。所以,家长自然不会轻易答应涨生活费的要求。

这女大学生一看老妈不同意,当场就开始算账。她掰着手指头说:“一日三餐,一顿饭按15元算,一天就得45元,一个月下来光吃饭就得1350元。我上了大学,总得买点护肤品,添置新衣服吧,这每个月最少也得500元。再加上日用品,每个月也得300元左右。”算下来都2050元了。家长听到这儿,忍不住插嘴:“照你这么算,2000元也够花呀。”没想到女儿接下来的话,直接把家长气个够呛。女大学生气鼓鼓地说:“别的女孩上了大学都能出去聚餐,我要是只有2000元生活费,天天怎么喝奶茶呀!”

家长一听,立马火冒三丈,直接回怼:“你要天天喝奶茶,家人就要喝西北风了,你知道吗?”要是这位家长一个月收入不到5000元,给女儿3000元生活费,那自己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其实,大学生的生活费一般在1000元到2500元之间,只有家庭条件特别好的,生活费才可能超过3000元。家长不愿意随便给孩子涨生活费,一是经济能力有限,二是怕孩子还没进入社会,就养成了乱花钱的习惯。

为了防止孩子乱花钱,有些家长想出了“报销制”的办法。每个月固定给孩子1500元,用于吃饭和买必需品。要是孩子想买衣服、护肤品或者其他东西,就得打报告,家长再另外转钱。家长们觉得这样既能让孩子学会合理消费,又能避免乱花钱。可他们不知道,现在的大学生可机灵着呢,不少人学会了“做假账”。比如英语四六级报名费不到100元,有的大学生却跟家长报200元。前脚说要买复习资料,要800元,后脚就在二手网站花50元买盗版资料,赚家长的差价。这种事儿在大学生里还挺常见的。



评论区的网友们也纷纷发表看法,有人说:“那些敢跟爹妈要3000元生活费的大学生,毕业后说不定月薪都不到3000元呢!”其实,家长们对孩子的“虚假账单”,心里也明白,只是不想跟孩子计较罢了。

再看看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他们上了大学后,生活费并不高。就算不出去做兼职,靠着奖学金也能补贴一部分生活费。这一对比,差距可就出来了。



在我看来,大学生和家长在生活费问题上,应该多沟通。大学生要学会体谅家长的辛苦,合理规划自己的开支,不能盲目攀比。家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一些自主权,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钱财。毕竟,上了大学,也是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同时,大学生也应该明白,只有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将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过上想要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家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