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周五,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新疆精河县观澜豪庭小区王炎召家中,估摸着妻子快到家了,他掀开锅盖,将一把枸杞放进快熟的大盘鸡里。
当晚,全家人在欢笑中共进晚餐,王炎召兑现了亲自为妻子做枸杞大盘鸡的承诺。结婚7年,喜欢喝胡辣汤吃千层饼的他,饮食习惯早已融入当地,抓饭、拌面和大盘鸡成了生活日常。
16年前,从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毕业的王炎召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他背上行囊,阔别中原大地,毅然踏上前往西部边陲的征程。那时他从没想到,自己的人生会与北疆绚丽的晚霞、少数民族动人的歌舞、艾比湖挺拔的胡杨,还有遍地雪白的棉花和枝头红彤彤的枸杞紧密相连。
初到精河县,王炎召先后在纪委监委和司法局工作。他去村子里走访,发现村民家夜不闭户,村民们总是热情地端出最好的食物招待他,亲切地喊他和同事“巴郎”,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一年服务期满,他立志扎根新疆。
“新疆人的包容和质朴感染了我,时间越长,我越迷恋这里的烟火日常。”王炎召说,他前往乡镇场调研,经常碰上巴扎日,在欢快的吆喝声中,他闻到了烤肉散发出的孜然味,看到了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多才多艺的年轻人演奏着各种乐器……随便走进一片农田,摘两把枸杞,或者坐在农家小院的葡萄架下品尝瓜果,阳光穿过树缝洒在炕上,让他恍惚,分不清是日光太热烈,还是人心太滚烫。
过去16年里,王炎召先后历经了7个工作岗位,目前是精河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其中,在该县红星街道办事处任职的日子最难忘,为东城社区实施“红星绣花针”志愿者服务项目,推动解决朝阳社区168户居民天然气入户难问题,处理东郊社区8项历史遗留信访案件,带领东郊社区居民修整道路,给团结社区安装路灯,在彩虹社区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百名志愿者参与“义剪”“义诊”“义修”“义帮”“义捐”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居民办理1000多件实事。
2021年12月5日,一对夫妻见到王炎召就哭诉起来。原来,他们收养的孩子由于手续缺失,迟迟无法办理落户,眼见即将开学,两人焦急万分。
查资料、找证人,经过十多天努力,王炎召和同事在孩子开学之前,顺利为其办理了落户,夫妻俩激动万分,送去一面锦旗。
东城社区居民杨凤琴说,她喜欢跳舞,退休后想组建一支民间舞蹈队,王炎召得知此事,不仅帮她成立了“夕阳红”文艺志愿服务队,还动员6个社区分别成立了“邻里红”“邻里安”“邻里暖”等10个志愿服务队。
“只要居民有诉求,再小的事王炎召都耐心解决,不管谁有想法,他都愿意倾听,真是一心为民的好书记。”东城社区居民李东凡说。
2022年,红星街道办事处东城社区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工作之余,王炎召喜欢给报刊投稿,他写道:我爱上了新疆这片神奇的地方,他们的胸怀比海洋还要宽广,我热爱博尔塔拉河的朝阳晚霞,也无惧木特塔尔沙漠的凛冽风沙……
有时,王炎召会想起当年到新疆的初衷——“为何要留在新疆?”如今,答案已写进他亲手办理的卷宗里、社区群众的笑容里、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背影里、妻子做好饭菜催他回家的唠叨里……(白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