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刚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沙河街道韩庆坝第二社区的“爱心妈妈驿站”,耳边便传来孩子们爽朗的笑声,一群孩子正在“妈妈”们的带领下嬉戏玩耍,玩得不亦乐乎。来自九原区委党校的“爱心妈妈”志愿者梁晓敏就是其中的一员。“自‘爱心妈妈驿站’成立以来,大家经常能在驿站里感受到这种温馨融洽的氛围。”梁晓敏说。
“我从去年5月份开始成为‘爱心妈妈’,目前结对帮扶了两个孩子。我们在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帮助的同时,通过妇联组织的相关活动给予孩子们精神支持。”在开展爱心志愿活动的过程中,梁晓敏总是带上自己的孩子甜甜,并鼓励甜甜和自己帮扶的孩子成为好朋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心妈妈志愿服务是一件能够传递幸福和爱的事情,很有意义。我会带着甜甜会持续做下去,并希望传递爱心给更多人。”
九原区是由原来的包头市郊区演变而来,据九原区妇联摸底了解,现有148名因父母在外打工、或者离异、家庭成员生病、残疾等原因导致的留守困境儿童,他们不仅经济上存在困难,在学习辅导、亲情关爱、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短板和缺失。“为此我们组织实施了‘爱心妈妈助力留守困境儿童’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统筹社会资源,细化服务方式,以‘个人结对帮扶’‘单位或支部集体结对’‘提供专业支持服务’‘捐赠爱心物资’等多种形式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用爱和微光为困境孩子照亮前路、点亮梦想、放飞希望。”九原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静说。
张静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九原区共发动106名“爱心妈妈”结对帮扶111名困境儿童,收到爱心捐赠物品3000多件,发放爱心助学金11197元。“与此同时,我们邀请法律、社会工作、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方面专业人士35人组成‘爱心妈妈后援团’,通过线下培训、线上交流的方式,为‘爱心妈妈’和困境儿童家庭提供专业支持。”
在位于包头市昆都仑区的包头市新华书店里,书香四溢、温馨惬意的“爱心妈妈驿站”成为很多“爱心妈妈”与孩子们的选择。在这里,经常能看到“爱心妈妈”带着结对帮扶的孩子温情阅读或参与主题活动的身影。
包头市新华书店党总支副书记、常务副经理徐春基介绍,作为首批“爱心妈妈驿站”站点之一,包头市新华书店以文化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发挥文化传播主阵地的作用,利用实体门店环境优势、资源优势,搭建“爱心妈妈”和儿童搭建学习交流活动的平台。“我们以书香助力留守困境儿童成长,联动旗下文化品牌‘悦绘时光’‘阅旧知新’等系列公益活动,精心挑选了大量经典热门儿童图书,特别设立温情爱心阅读角,同时,定期组织开展亲子文化活动,邀请‘爱心妈妈’与结对儿童共同参与,通过共读一本好书、共上一节手工课,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徐春基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包头市妇联深入落实全国妇联关于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的部署,联动教育、文旅、科技等部门,统筹摸排旗县区资源,明确“爱心妈妈驿站”功能定位、选择标准和亮点特色,通过整合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资源,首批建成16个驿站,涵盖全市所有旗县区。
同时,通过“爱心妈妈驿站”为留守流动儿童提供“定期活动+个性化服务”,打造“鹿鸣家和·暖童心”品牌,利用驿站资源,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支持、节点关怀行动、特色主题活动,并为部分结对儿童提供个性化定制陪伴,丰富留守困境儿童精神世界,增强儿童自我认同。
此外,通过政企社协同、阵地共享方式,联动更多社会力量、公益组织为困境儿童提供项目化服务,同时吸纳更多“爱心妈妈”加入关爱队伍,通过赋能成长,实现精准结对,精准帮扶。并逐步扩大社会影响力,引导更多志愿队伍关心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共同助力基层治理见行见效。
“今后,包头市各级妇联组织将持续联动相关单位,挖掘特色和亮点,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留守困境儿童嫁接更多资源,充分利用妇女儿童之家、妇女微家、家长学校、阳光驿站等‘妇’字号阵地,同时寻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阅读基地等现有资源,建设‘爱心妈妈驿站’,以点带面建成覆盖全市的‘爱心妈妈驿站’暖心网点,发动更多‘爱心妈妈’行动起来,用心用情用力护航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包头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赵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