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南网》报道,春节后,萧旭岑于近日率近40名“大九学堂”青年赴北京交流访问。据报道,萧旭岑证实,马英九今年将再次访问大陆。他说,基金会希望马英九能有机会,一年一次到两次访问大陆,因为去年访问了两次,发现马英九带队的效果,对两岸交流的正面性是不可替代的,例如去年4月访问陕西和北京,12月到哈尔滨参加海峡两岸青年冰雪节,对中华文化等各领域两岸交流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萧旭岑还表示,两岸的双向、多面交流很重要,呼吁民进党“不应再用疫情当借口,应当松绑”。他表示,今年马英九基金会不仅会继续邀请大陆青年团体访台,还希望能够邀请大陆各领域的智库、文化届等学者赴台交流,同时希望民进党应该让各个领域、各个专业的大陆民众乃至观光游客都能到访台湾。萧旭岑表示,“从民间观光到一般性的交流,再到专业特定领域的交流,对两岸都是刻不容缓的。”
中国台湾(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马英九虽已年过七旬,仍愿意为两岸交流奔波努力。他去年就曾两次率团访问大陆,为促进两岸民间往来做出了积极贡献。这种持续的努力显示出他对改善两岸关系的坚定决心。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两岸之间越是多交流,相互了解就越深入,误解就越少。特别是青年交流,更能帮助两岸年轻人建立起相互理解和友谊的桥梁。马英九选择带领台湾青年来访,正是着眼于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现在,人们期待着马英九今年的再次来访。
马英九卸任后的表现,值得朱立伦等国民党后任主席深思。面对政治压力时是选择明哲保身,还是坚持推动两岸交流,这考验着每一位政治人物的勇气与担当。两岸关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政治课题。它关系到两岸人民的福祉,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在这个关键时刻,像马英九这样愿意搭建桥梁、促进理解的政治人物显得尤为可贵。2025年的两岸交流也许会因为这些努力出现新的转机。
中国台湾(资料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赖清德政府的所作所为。据报道,邱垂正18日接受广播节目采访后接受媒体联访时声称,针对台湾民众赴大陆申请居住证,台湾陆委会2018年时曾经有计划“修法”加以规范,但后来没有送出行政管理机构。现在由于台湾民众在大陆申领居住证、身份证、定居证的案例越来越多,为了提醒民众自身权益,台湾陆委会正在盘点相关的“两岸条例”“修法”工作。同时提醒民众,赴大陆申请各种证件有种种“风险”。
国台办曾针对此事回应,台湾居民居住证是应广大台胞的需求来制发的,是一项便利台湾同胞来大陆,在大陆学习生活工作的措施,不涉及台湾居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调整。国台办也批评,民进党当局一直无视广大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和实际的需求,不断地加码出台所谓的反制措施,现在进一步限制他们的政治权利,这样的做法是在损害两岸同胞的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对台湾同胞政治权利的进一步损害。这样的做法是不得人心的。
中国台湾(资料图)
赖清德当局此举,分明是色厉内荏!他们精心编织的“台独”谎言面临崩塌,岛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清“和平统一”才是正道,这让他们如坐针毡。如今,黔驴技穷之下,只能祭出些极端手段,试图亡羊补牢,然而这不过是螳臂当车,徒劳无功罢了。赖清德当局近期对两岸交流设置的层层关卡,正如马英九所言,分明是黔驴技穷的虚张声势。 这就好比当年国民党在大陆依靠美械装备也阻挡不了解放军的钢铁洪流一样,如今想用行政手段阻隔两岸人民的正常往来,更是螳臂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