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上次装修,竟然干脆不装吊柜,反倒让我刮目相看。厨房宽敞了,东西也放得有条理,完全没我之前觉得“没吊柜肯定乱”的情况发生。这一看,我心里不禁冒出个念头:下次装修,我也不装吊柜了!
吊柜的问题其实早就暴露了
一、太高,拿取东西费劲
说实话,吊柜装的高度,基本上是根据设计图纸来的。但这个高度对普通家庭来说,尤其是身高不到1.6米的人,简直就是折磨。拿个杯子、取个调料瓶,都得踮脚甚至踩凳子,真是太麻烦了。而且,有些东西放上去之后,根本懒得动,一年到头落灰。
二、容易积油污
厨房是油烟重地,尤其是那些常开火的家庭,炒个辣椒、炖个排骨,油烟跑哪儿去?吊柜正好在操作台上方,简直就是吸油烟的好地方。即便有油烟机的保护,吊柜底部的油腻感也让人头疼。清理起来更是费时费力,不清理还不行,时间长了难看得不行。
三、占空间,让厨房变压抑
尤其是小厨房,吊柜的存在感非常强,明明是个几平米的小空间,加上吊柜后,就显得更加局促不堪。做饭的时候稍微抬个头,感觉随时都可能撞上柜子。
邻居家“不装吊柜”的设计
邻居家装修时,我一开始也挺惊讶的。他们家厨房面积不算大,但看着特别明亮宽敞。原因很简单,他们把吊柜给“踢”了,用了一些更灵活、更实用的设计。
第一,墙面隔板+挂杆设计
靠近灶台的一面墙,他们装了一排开放式的隔板,放一些常用的调料瓶、杯子。下面还装了挂杆,用来挂勺子、铲子、抹布等工具。这样的设计,东西一目了然,拿取也非常方便,完全避免了吊柜翻来翻去找东西的麻烦。
第二,增加了地柜的储物空间
邻居家的地柜比普通厨房要深一些,增加了几个大抽屉,专门放锅碗瓢盆、米面粮油这些大件。关键是,这些东西本来也不适合放在吊柜里,放地柜里拿取更方便。
第三,利用转角空间
厨房转角处通常是设计的“死角”,不好利用。但邻居家装了一个旋转式拉篮,打开柜门,里面的东西就能全部看到,锅盖、保鲜膜、保温杯都规整地放在里面,节省了不少空间。
其实,不装吊柜的厨房设计早就火起来了,尤其是在国外。很多注重极简生活的人觉得,吊柜显得太繁琐,反而影响了生活的便利性。
尤其是在北欧风和日式风盛行的家庭中,不装吊柜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装修趋势。
他们更追求开放式的储物方式,比如墙面架子和挂钩,不仅能装饰空间,还能让厨房更有生活气息。此外,一些小型储物车或便携式柜子也是他们常用的设计,这样可以根据需求随时调整位置,灵活性更高。
当然,不装吊柜并不代表就没有问题。一些实际的需求还是需要考虑。
首先,储物空间要提前规划好。如果没有吊柜,东西往哪儿放?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增加地柜空间或者灵活运用墙面收纳来解决。像抽屉式地柜、分层收纳盒、抽拉篮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墙面的设计不能杂乱。开放式的隔板虽然方便,但如果不注意收纳,容易显得凌乱。调料瓶、餐具最好统一风格,保持整洁,这样看起来才美观。
最后,油烟问题要特别注意。不装吊柜后,油烟机的管道可能会裸露出来,显得不够美观。这时候,可以选择隐藏式的油烟机或者用装饰板把管道遮挡起来,保证整体效果。
等我买第二套房子,厨房一定学邻居家的做法,不装吊柜!与其头疼吊柜带来的种种麻烦,还不如直接省掉它,让厨房更简约、更实用。
地柜的设计多花点心思,墙面利用起来,甚至加个收纳推车,都能解决储物问题。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厨房不仅颜值高,用起来也特别舒服。
想想自己做饭时不用再仰着头拿东西,不用为油污发愁,光是这个画面就让人期待。
现在回头看,装修这件事,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别盲目追求流行或者所谓的“标配”。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