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成语,是玲珑的语言珍品,方寸间演绎着千古华章,山西古建筑就像是一部活着的成语词典,它们以独特的建筑语言诠释着这些成语的深刻内涵,也让我们在欣赏古建筑的同时,更深入地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门当户对



门当,是中国传统建筑门口的相对而放置的一对石墩或石鼓。建筑学上为“门枕石”的一部分,俗称门墩,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间广泛用门枕石代“门当”。在古代,不同等级的家室门当的等级十分森严。

户对,是指门楣上面用来固定门框的砖雕或木雕,因为都是双数,所以叫“户对”。“户对”通常为圆柱形或方形,每根约长30厘米,与地面平行。“户对”的横截面刻有图案,而 “户对”的多少与主人家的财势成正比。

门当户对,指的是男女双方家庭的地位、财势相当,适合结亲。

光耀门楣



光耀门楣意思做出了让家门荣耀的事情。

门楣就是正门上方门框上部的横梁,一般都是粗重实木制作,它在古文中也被称作“门眉”。古代按照建制,只有朝廷官吏所居府邸才能在正门之上标示门楣,一般平民百姓是不准有门楣的。门楣一般按二、四、十二之数。



五脊六兽



“五脊六兽”最初是建筑用语。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明清建筑,屋顶规格最高的是庑殿顶,庑殿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即“五脊”,每条脊的两端各有一只兽,统称“五脊六兽”。“五脊六兽”一般用来描摹人物的精神状态,形容人的各种各样难受的心态。



分庭抗礼



古代宅院依中轴线而建,因此中轴线上的建筑堂、室颇显尊贵,由萧墙沿中轴线到堂前的开阔场地就是庭。庭较大,是主人接待尊贵客人的地方,“分庭抗礼”说的就是古代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抗礼”又为“亢礼”,是长揖不拜、不分尊卑的平等礼节,后比喻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



大相径庭



古代的“径”与“庭”分别指居室建筑门外的小路和门内至堂前的院子。门外的小道为公共路径、无人打理,堂前的庭院则是迎来送往、休憩娱乐的重要场地,二者大不相同;同时从门外小路到门内庭院是有一段距离的,所以这个成语常用来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雕梁绣户



意思是雕花、彩绘的门户、栋梁。出自清·金人瑞《甲申秋兴》诗之四:“雕梁绣户都在眼,微命未知何处飞。”

美轮美奂



最早出自于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高大的样子。奂,繁富的样子。美轮美奂多用于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飞阁流丹



飞阁是指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意为彩饰的漆鲜艳欲流。飞阁流丹意思是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来源: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