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品牌与文化传播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顺利召开。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名誉院长刘瑞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刘祚臣,副总经理张弋辉,副总编辑曾辉;新华通讯社原副社长严文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卓新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一级教授徐以骅,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众多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探讨品牌学、文化学的学科建设,共同见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品牌与文化出版中心的成立。会上刘祚臣、张树庭、刘瑞旗、严文斌共同为中心揭牌,刘祚臣为卓新平、徐以骅、沈开艳和刘瑞旗颁发了中心首席专家聘书。
张树庭校长在致辞时指出,要以更高的站位理解做好品牌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品牌与文化传播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加速构建品牌与文化传播领域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擘雅集团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长期深入的合作,此次成立品牌与文化出版中心,将有利于立足中国品牌与文化传播的实践,整合优势资源,推进品牌与文化传播学术研究、学术出版,打造品牌与文化传播学术研究的共同体。
刘祚臣指出,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术,助力品牌与文化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专门成立品牌与文化出版中心,着力打造品牌与文化学术出版平台。出版中心的成立不仅是出版方式的一种创新,更是加强学术成果转化,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刘瑞旗介绍了多年来开展品牌学与文化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他强调品牌与文化出版中心的成立既有助于系统地出版品牌学与文化学方面的研究论著,还将助力于两个学科国内外版权的运营。
主题研讨环节围绕品牌、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展开,提出了跨学科研究、文化自信、品牌核心价值的重要性。卓新平认为文化学与品牌学这两门学科的构建应该走跨学科研究之路,需要文化界、学术界与出版界的共同努力。严文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主题,提出要锻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构建与世界共知、共情与共享的叙事体系;要用微观视角阐述宏观战略,对中国故事进行国际表达,用中国理念定义世界;要主动设置议题,改变西方主流叙事,做中国价值的构建者。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强调,品牌文化的核心是信任,中国品牌要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必须提升合规性、质量、服务、企业文化和可持续性,并通过文化叙事增强品牌影响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以骅、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南开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赵爽、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等专家学者就品牌国际传播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学者们一致肯定了品牌与文化出版中心成立的重要意义,认为品牌传播应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价值观,提升国际话语权。
编辑|林思达
复审|刘 艳
终审|曾 辉
欢迎点“在看”,分享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