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白华兵)2月24日,记者从河北省邯郸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该市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已经出炉。其中,涉县道地药材特色农业碳汇开发、复兴区老工业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等实践样本入围,为全国工业城市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邯郸经验”。


图/IC

作为河北省首个全域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工业城市,邯郸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2024年在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方案》的同时,还制定了《邯郸市绿色低碳发展典范城市建设方案》,开展全市生态产品底数摸排,完成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研究建立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初步构建“开发—核算—交易”三位一体制度框架,加快编制河北省首个生态产品目录清单,为生态资源“明码标价”奠定基础,全力把邯郸打造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样板城市。

在首批典型案例中,邯郸市复兴区“工业遗存绿色重生”实践备受关注。复兴区工业基础雄厚,以河北邯钢集团为龙头,曾带动周边工业蓬勃发展,但也面临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高污染等问题。近年来,复兴区通过压减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整治“散乱污”企业,全面修复生态环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的全面提升。如今,复兴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达40%,林木覆盖率超50%。区内建成河北省园博园、2万亩康复文明生态区、百里秀美河湖、百里观光旅游大道等生态景观。2022年,复兴区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授牌,实现邯郸市生态示范创建零的突破。

在农业生态化、产业化的创新路径的探索上,涉县以“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为生态优势,依托“涉县柴胡”“涉县连翘”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力推进道地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实现特色农业与农旅融合。涉县已经开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申请,探索林业碳汇交易“零的突破”,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鲜活样本。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有关工作人员向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表示,工业城市的生态价值转化,存在产业结构刚性束缚与生态资源低效开发并存、生态治理修复成本与经济效益转化时空错配、传统产业退出衍生的土地污染修复、劳动力技能断层与新兴产业培育形成复合型转型压力等问题,邯郸市打响绿色低碳发展攻坚战,通过多维创新机制与系统性重构,逐步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动能的高效转化,为全国老工业基地绿色转型提供了示范样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