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生活中总有一些选择,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当那通电话打来的那一刻,我望着窗外飘落的秋叶,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

二十多年的父子情谊,就这样在一句"不行"中戛然而止。直到后来我才明白,有些事情,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01

"爸,你慢点走,路滑。"我牵着儿子小宇的手,看着前面蹒跚的身影,忍不住叮嘱道。

"没事没事,我这身子骨还硬朗着呢。"李德福回过头,笑着朝我们挥了挥手。虽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但那副乐观开朗的样子,和二十年前刚进我家门时别无二致。

这是2023年深秋的一个周末,我带着妻子和儿子回老家看他。说起来,他并不是我的亲生父亲,而是继父。但这个称呼,早在我十岁那年就已经淡化了。

记得那是1995年的春天,我刚上小学四年级。那年我的亲生父亲因为一场意外永远离开了我们。

母亲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既要照顾年幼的我,又要维持生计。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那时候,我们住在县城边上的小村子里。房子是土砖搭的,冬冷夏热。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槐树,树下放着几块粗糙的石头,那是我放学后常常坐着写作业的地方。

母亲在县城的服装厂打工,每天天不亮就出门,直到晚上才回来。我放学后就一个人在家,有时饿了就去邻居家蹭顿饭。

"阿姨,我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我经常这样问邻居王婶。

"傻孩子,"王婶摸着我的头,叹了口气,"你要坚强,要好好照顾你妈妈。"

村里人都说母亲命不好,年纪轻轻就守了寡。有人劝她改嫁,但她总是摇头。"我得把小辉拉扯大,"她常常这样说,"这是我欠他爸的。"

一年后,经人介绍,母亲认识了李德福。他是隔壁村的木匠,为人老实本分。第一次来我家时,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衬衫,手里提着一个自己做的小木马。

"小辉,这是送给你的。"他蹲下身子,把小木马递给我。我记得那个小木马做得很精致,马鬃一根根都雕刻得栩栩如生。

我别过脸去,假装没看见。那时的我,对这个陌生男人充满了抵触。每次他来家里,我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任谁劝都不肯出来。

但李德福似乎一点都不在意我的态度。他常常给我带一些自己做的小木玩具,除了小马,还有风车、小船,甚至给我做了一个存钱罐。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个木制的书包架,他特意在上面刻了我的名字,还画了一朵盛开的梅花。

02

"小辉啊,"他总是这样温和地叫我,"要把书包放好,书本才不会坏。"

慢慢地,我对他的抵触开始减少。尤其是有一次,我在学校跟同学打架,把膝盖摔破了。

李德福知道后,二话不说,背着我去了镇上的诊所。那天下着雨,他的衣服全都湿透了,但始终用身子护着我不被雨淋。

"疼不疼?"路上他一直问我。

"不疼。"我嘴上硬撑着,但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男子汉不怕疼,"他轻声安慰我,"不过以后不能随便打架了,有什么事跟爸说。"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父爱的温暖。

结婚后,李德福搬进了我家。村里人背后议论纷纷,说他是在讨好我们母子。有人说他肯定是看上了我家那几亩地,也有人说他是想霸占我父亲留下的补偿金。

"德福啊,你何必呢?"他的老友王叔劝他,"带个拖油瓶,多累啊。"

"孩子懂事着呢,"李德福憨厚地笑笑,"再说了,我也是真心想照顾他们娘俩。"

从那以后,李德福更加用心地照顾我。每天早上给我熬粥,放一个咸鸭蛋,说长身体要补充营养。



晚上检查作业的时候,他总是坐在油灯下,一笔一画地教我写字。周末还带我去地里干活,教我认识庄稼,分辨节气。

"这叫小满,"他指着天上的云彩说,"过了小满,庄稼就开始灌浆了。"

母亲在他的照顾下,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我经常看到他们在院子里说说笑笑,有时还会一起去赶集。

李德福总是细心地给母亲打伞,替她提东西。晚上,他们会在槐树下聊天,说说我的学习,商量家里的事。

上初中后,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李德福很是自豪,逢人就夸我聪明。

他虽然没什么文化,却总是想方设法给我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他接了很多木工活,从做家具到帮人修房子,只要能挣钱的活计都接。

有一次,我半夜起来上厕所,发现他还在院子里干活。月光下,他弓着背,专注地刨着木头。地上堆满了木屑,衣服上也沾满了灰尘。

03

"爸,你别这么辛苦了。"我忍不住说道。

这是我第一次叫他"爸"。他愣了一下,眼圈一下子就红了,转过身去擦了擦眼睛,什么话也没说,只是使劲地点了点头。

2003年,我考上了省城的大学。李德福特意做了一个大书架送给我,上面雕刻着"学成归来"四个字。

临走那天,他站在村口,目送我坐上客车,直到车子消失在远处。我从车窗往外看,看见他还在原地站着,身影显得那么孤单。

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大二那年,母亲因为一场车祸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以为李德福会离开,毕竟母亲已经不在了。但他没有,他依然像从前一样照顾我,供我读完了大学。

"你妈临走前让我一定要把你培养成才,"他说这话时,眼里噙着泪,"我答应她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那段时间,我经常半夜听到他在房间里低声啜泣。但白天见到我时,他总是笑呵呵的,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

毕业后,我在省城找到了工作,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小婷。2015年,我们有了儿子小宇。因为工作忙,我们就把小宇送回老家,让李德福帮忙带。他把小宇当亲孙子一样疼爱,教他说话走路,陪他玩耍。

"爷爷,再讲一个故事。"每次我们回老家,都能看到小宇缠着李德福讲故事。

"好好好,爷爷给你讲小兔子的故事。"李德福总是很有耐心,一遍遍地给小宇讲故事,教他认字。有时候,我在外面听到他们的笑声,心里暖暖的。

生活就这样平静地流淌着,直到那天,那个改变一切的电话打了进来。

"小辉啊,"电话那头,李德福的声音有些犹豫,"爸想和你借点钱..."

我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问:"借多少?"



"五万块钱。"他的声音更加低沉了。

我皱起眉头:"这么多?"

"是啊,"他苦笑了一声,"爸也不想麻烦你,但是..."

可下一刻我直接打断了他的话,"不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