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茂绿建旗下北京金茂人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三强
中房报记者 苗野 北京报道
“未来的好房子肯定是地域更广、业态更全、用能更绿色、品质更优。”金茂绿建旗下北京金茂人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三强表示,金茂绿建希望与业界同仁一起为千家万户提供更多的好房子。
2月21日,“好房子 新赛道—暖通舒适系统助力好房子建设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魏三强以“科技创新助力美好人居”为题作了主旨演讲。
什么是好房子?住房城乡建设部给出的定义是:绿色、低碳、智能、安全。
魏三强提到,金茂绿建对此有自身的理解。“绿色”就是住得健康,金茂绿建从“温度、湿度、阳光、空气、声音、水”六大生命要素出发,依托一系列核心技术,为客户构建衡温、衡湿、衡氧、衡静、衡洁的“五衡”居住空间。“低碳”是指建造房子采用的材料必须要低碳节能;“‘智能’就是住得方便,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来调节温度、亮度、湿度、空气净度等,对全屋设备实施智能控制。”魏三强说。对于“安全”,魏三强表示,首要实现房屋本体的结构安全,另外就是适老化和全年龄周期的辅助配套来保证安全。
魏三强表示,WELL标准的十大核心概念,跟金茂绿建推行的“好房子”的内在标准高度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智能、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科技、绿色健康”已经成为金茂绿建系列产品独有的优质基因和品牌内涵。
金茂绿建“五衡”科技系统采用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地埋管循环水,夏天将热量传到地下,冬天则吸收地热,并通过毛细管网系统与室内进行热量交换,使室内温度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
“现在市场还有服务商对地源有误解,认为地源不可靠,在很多城市也有很多失败案例,这对我们行业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挑战。”魏三强认为,项目拿地源供热制冷,打地源井必须打好,确保成井率,地源要保证冷热平衡,这样后期使用就是稳定的、科学的。
据了解,相比传统住宅的取暖和制冷方式,地源热泵的冷热控制系统更为低碳环保,并且最终呈现的居住环境也更舒适。但也存在痛点,魏三强及其团队近两年不断通过痛点总结对产品进行适配。在他看来,一是夏热冬冷,中国国土面积大,每个地方气候带都有显著特点,所以产品基于地区的适配性非常重要;二是空气的湿度问题,南方长期高湿,北京极其干燥,长期高湿和低湿都无法接受,所以抗菌除霾是标准配置,金茂绿建科技人居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无风感和无噪音困扰。
“金茂绿建‘五衡’科技系统是这么多年通过经验和实践沉淀的核心科技IP。”魏三强表示,这些系统包括循环地源热泵、毛细管网辐射、抗霾防PM2.5、24小时置换式新风、抗干扰隔音降噪等。通过这些系统打造出衡温、衡湿、衡氧、衡静、衡洁的“五衡”科技住宅,以智慧科技呵护业主健康,形成健康生活的全套解决方案。
魏三强举例,“五衡”科技系统通过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利用水作为介质通过面辐射的方式,保持室内舒适温度,冬天室内约20℃~22℃,夏天室内约24℃~26℃;湿度控制在30%~70%之间,置换空气每小时达0.5~0.8次。PM2.5过滤效率要大于85%。绿色能源应用是“五衡”科技系统的一个重点,建筑领域应用的清洁能源主要是地源和空气源。从地源来说,应用面积最大的是浅层地源,空气源热泵运行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结霜,化霜的时候还要反向加热,如果供热末端容量不是很大,舒适性就会很差。
“金茂绿建自主研发的一个产品,现在也是市场上主推的叫新型热源塔热泵。”魏三强表示,其在冬季时依靠抗冻液可以稳定高效的从低温环境中吸收空气中的显热和潜热,配合再生装置可以保证供热的持续和稳定。这种设备特别适用于能源成本高,化石能源应用受限的场景,是一种很好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目前在上海和成都的项目上都进行了应用,效果非常好。
在对空气的处理方面,作为“五衡”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就是新风机。其通过对新风的过滤方式以保证送风的洁净度。同时,金茂绿建的另一个赛道就是声环境优化,可以实现把低频振动的声音源消纳吸收在噪音的发生位置,解决低频噪声带来的居住困恼。
通过将科技与产品的紧密结合,金茂绿建不断拓宽技术的应用领域,形成了完备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这些技术已被其充分融入到产品设计和建造之中。如毛细管网辐射系统,以其“无吹风感 无噪声 无温差感”等独特的优势成为了科技人居解决方案中的亮点,已为数十万用户提供了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科技的背后离不开金茂绿建的研发创新。对于未来,金茂绿建希望能通过技术赋能在高海拔、高湿等地区,设计研发出适配的差异化的科技住宅。
“每个地区不一样,川西地区和青藏地区,低含氧量怎么做到‘五衡’,氧气怎么平衡。比如宁夏空气非常稀薄,不能用地源热泵,那废热怎么利用,这些我们都在研发过程中。”魏三强说,金茂绿建一直致力于提供绿色、舒适的科技人居整体解决方案,未来会继续围绕“静、润、舒、柔、洁”的人居体验,规划并建设能呼吸、有生命、有智慧的新一代绿色建筑。
本次论坛由中国房地产报主办,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中展智奥(北京)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