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已经打了整整三年,在2025年2月25日实质进入战争的第4年。这场战争变成了一场庞大的消耗战,令双方都付出了重大代价,尤其是乌克兰,可以说苏联时期的庞大遗产要打光了。乌克兰自从独立之后,其实一直在坐吃山空。即便到现在,许多作战物资还是苏联时代生产的,也基本消耗一空。



俄乌双方的装备损失非常大,只是乌克兰不愿意承认,西方媒体也不想承认现实,只是一再夸大俄罗斯军队的损失。根据一份统计,通过所谓“视觉确认”的俄方装备损失,仅坦克就有3305辆,装甲车为7153辆,数量上明显低于乌克兰官方的战报,但是依旧显得“水份”十足,早已超出俄军战前的实际拥有量,而且坦克装甲车辆被修复的概率很高,只是通过视觉上对残骸的研判,很难最终确认战果。



不管怎么计算,俄乌双方在战争中都付出了巨大的损失。如今的关键就是谁的后备力量更足?可是在俄乌两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存在巨大差异,俄罗斯可以拥有更多的士兵,也有更多的战略储备。

乌克兰自身的力量基本用尽,只能期待外来援助。在美国放弃乌克兰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好消息!德国仍将力挺乌克兰。

在2025年2月23日刚当选德国总理的默茨表示,德国迄今为止没有为乌克兰提供足够的支持。他强调“我们不会对俄保持中立……我们站在乌克兰一边。”预计德国将向乌克兰提供更大规模的援助。



德国新总理已批评前任总理朔尔茨的政策,对乌克兰来说是“单手战斗”,现在他要推动由欧洲主导的和平计划,不受美国影响。德国为欧盟第一经济大国,影响力不小,可惜在朔尔茨上台之后,一直给美国当跟班,在对乌军援问题上,显得相当小心,如今来看要大举军援了。

由于美国要抛弃乌克兰,对乌军军援的重任已落到北约的欧洲成员国身上,多国已开始增加军援规模。但是整个欧洲的援助能力到底有多大?实在是令人怀疑。美国副总统万斯曾表示,美国和欧洲的生产远远不够,俄罗斯三个月内生产的弹药比北约国家一年的总产量还要多。



由于乌克兰依赖外援,故而俄乌战争何时结束,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乌克兰获得的外部援助何时中断,简单地说,俄罗斯和北约谁先耗死谁。现在俄罗斯后劲十足,自从开战起,俄罗斯就将其经济逐步转入到战时体制,到目前为止,军工生产规模等已经超过了北约。

对乌克兰最不利的是,人力资源损失太大。虽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称,乌克兰军队伤亡人数约为40万人,其中死亡4.6万人,受伤38万人。但是谁都都清楚这是一个假数据,实际伤亡人数在100万以上,几乎打光了乌克兰的适龄人力资源,而且无法有效补充伤亡缺口。乌克兰正在计划将服役年限降低到18岁,而不是25岁。目前乌克兰面临严重的人力危机,已经对战场产生了直接影响。



乌克兰和西方媒体都宣称,俄罗斯军队的伤亡更大。根据美国媒体《国家利益》的说法,最新数据显示,俄方的伤亡人数约为863,000人,仅在2024年就是损失40万人,实际上要少得多,而且俄罗斯可以快速补充损失,仅在2024年就是招募约40万名士兵,故而伤亡没有对战斗力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俄罗斯军队在战场上,没有出现影响军事行动的兵力短缺现象。



俄罗斯没有进行大规模人力动员,每年只是进行定期征兵和不定期的自愿报名方式,逐步地扩充其军队。也因此在人力方面,乌克兰已经无法与俄罗斯相比,处于绝对的劣势当中,战争继续下去对其没有一点好处。



现在整个欧洲对于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越来越有心无力,原有的库存耗尽,军工生产无法跟上实际需求,甚至于连保护自己都成了难题。

以目前的形势来说,俄罗斯还有足够的力量将战争进行下去,也成为其不愿意进行和谈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乌克兰已经耗尽了底气。



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但是西方媒体依然不愿意接受现实,根据美国媒体《1945》网站的说法,经过三年的战斗,俄乌处于僵局,可能在2025年结束战争。美媒还相信,在未来几周内,乌克兰可能发动反攻。除非乌克兰在反攻中取得巨大成功,否则美国和北约不会再积极地支援乌克兰,可能变成一个规模有限的武器援助计划。

现在的形势很明显,俄罗斯占据了所有的优势,具备了和谈的主导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