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称若普京不同意和平协议,美可能对俄制裁并采取军事行动,引发国际关注。近期,俄乌局势再次成为国际焦点。美俄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和行动,不断冲击着地区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美国的态度转变十分明显。特朗普上台后,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动作频频。先是与普京和泽连斯基通话,要求美国官员开始谈判以结束冲突。
可随后,又对普京发出制裁威胁,称如果俄罗斯不停战,与乌克兰达成协议,就会对其实施制裁、征高额关税。美国副总统万斯也表示,若普京不同意与乌克兰达成确保基辅长期独立的和平协议,美国可能对莫斯科实施制裁并采取军事行动,还称可以使用“经济工具,当然也有军事工具”来对付普京 。特朗普的这些举动,背后有着诸多考量。一方面,他想对外展示强硬外交政策,通过威胁普京,向国际社会表明美国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试图逼迫普京重新考虑其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强调外交解决的必要性。
万斯、特朗普(资料图)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试探”。俄罗斯在过去几年已经适应了西方的制裁压力,并通过经济多样化及加强与非西方国家的合作来规避制裁。特朗普此番制裁威胁,就是想测试俄罗斯在持续经济压力下,能否作出妥协,推动双方进入谈判桌。此外,特朗普从竞选开始就高调表示要解决俄乌冲突问题,上台后面对多方压力,需要通过这种威胁来展现其强硬姿态,为未来的谈判争取更多筹码。
面对特朗普的制裁威胁,普京不太可能直接屈服。俄罗斯认为,俄乌冲突的根本问题是自身的安全关切与地缘政治利益,而非经济因素。并且,俄罗斯在过去几年的西方制裁压力下,已经逐步适应,通过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寻找替代市场和加强与中国等非西方国家的合作,减轻了制裁的影响。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俄罗斯的影响力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西方的经济打压。
普京(资料图)
再者,俄罗斯在战场上仍然占据优势,在顿涅茨克等关键地区取得了多个战略胜利,逼近乌克兰的后勤中心,这让普京有底气要求美国和西方国家在谈判中作出更多让步。
在美俄围绕俄乌冲突激烈博弈的同时,中国也收到了一些信号。中俄关系一直是稳健发展的。中俄外长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会晤,双方肯定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明确新一年共识,愿继续加强合作,还确定了2025年领导人互相访问日期,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将进行新一轮重大会晤。
美俄谈判(资料图)
而美国在对俄采取行动的同时,也悄然改变了对华政策。特朗普学会了打出一套“阴阳拳”,表面上对台海问题等横加干涉,另一方面又释放出更为“务实”的沟通信号。美国财政部长要与中方代表通话,美媒称特朗普希望与中方达成更广泛的协议。
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始终保持着清醒和坚定。一方面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对欧洲也愿意敞开沟通大门,推动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中国的这些行动,也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和责任。未来,中国将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