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周总理不幸被国民党抓获,就在他认为自己的革命生涯要走到尽头的时候,他竟然看到了自己昔日在黄埔军校的学生,这让他震惊不已。

昔日的师生如今却面临针锋相对,两人会有怎样的交流?这位昔日的学生又是谁,他会怎么做呢?



1、多年后的师生

在周总理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期间,他曾见证过不少学生逐渐从集体中脱颖而出,继而成为了革命中的一份子。

但他或许也没想到,当初热情的投入到革命中的黄浦学子竟然有一天会因为反革命政变而与他分道扬镳,更没有想到,他会在被捕之后见到其中的一位。



1927年,作为我党重要领导人之一的周总理因为一场虚情假意的和谈而深陷危险之中,并且最终被国民党抓捕。

就在他认为自己即将止步于此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了审讯室。他定睛一看,这个人竟然是自己当初在黄埔军校十分器重的学生鲍靖中。



在这一刻,周总理的内心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失落。短暂的沉寂之后,鲍靖中首先发声说:“周先生,没想到是我吧?”

周总理抬头看着他,略带一丝复杂的情感,什么都没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或许在他心里,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多年以后的师生相见竟然是这副场景。



而在他不注意的地方,鲍靖中的内心也在经历十足的挣扎,两个人就这样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鲍靖中竟然做出了足以改变历史的决定,让人惊讶也让人佩服。

那么,鲍靖中做出的这个足以改变历史的决定究竟是什么?他与周总理之间又经历过怎样的师生生涯?



2、鲍靖中

在了解鲍靖中与周总理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下这位昔日的黄埔军校学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许能从中找出他做出那个伟大决定的原因。

和许多拥有革命热血的人一样,鲍靖中在来到黄埔军校见到周总理之前,他也是一个深受革命思想洗礼的年轻人。



虽然我们对他之前的人生经历知之甚少,但至少在黄埔军校期间,他就展现了突出的军事素养以及正直的革命思想。

当时,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总理就这样看到了这个特别的年轻人,在那之后,他不仅向鲍靖中传授了许多先进的革命知识,也对他的三观进行了正确的引导。



因此,无论是在黄埔军校期间,还是毕业之后,鲍靖中都一直秉承着正直的革命作风。同时,他也凭借着自己的军事天赋,在大革命期间立下了多次战功,可见其革命意志之坚定。

尤其是在第一次东征期间,他作为何应钦部中的一员,在惠州与陈炯明部进行对阵的过程中,巧妙的躲过了其部将林虎设下的圈套,带领其他战士顺利粉碎了敌军的阴谋。



这是鲍靖中第一次在战斗中立功,同时,他的军事才能也被上级看到,提拔他成为营长。这对于一个刚刚从军校毕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令人振奋的。

同时,我们也能从这次战斗中看到鲍靖中对于革命事业的忠诚和义无反顾,为他以后始终坚定不移的反对绞杀共产党人士奠定基调。



在那之后,鲍靖中虽然参加了国民党,但仍旧铭记周总理对自己的教导,即使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之后,他也仍旧反对绞杀共产党人。

只是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无法阻止的。所以在听到自己的老师被抓捕之后,他的内心十分纠结。



3、牢记师恩还是助纣为虐?

到底是牢记师恩,还是继续助纣为虐呢?鲍靖中自己也没有想明白。当下的他只想赶紧去审讯室面见自己的老师。

而在见到周总理之后,鲍靖中那稍微迟疑和纠结的内心似乎有了一丝坚定。之后,他拍了拍周总理的肩膀,低声的说:“我不会让您死的。”



这一句话如同枯死的花遇到水源一般,周总理瞬间感到了希望。之后,鲍靖中便将身边的士兵都支开,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拿出了一套国民党的军装。

“老师,快换上它,我今天一定带你出去。”鲍靖中一边为周总理望风一边将衣服递给了周总理。



随即,周总理的眼中流露出对鲍靖中感激和欣慰的神情。在换好衣服之后,两人就假装成审讯完的军官和属下,悄悄的离开了监狱。

逃出监狱之后,在周总理的劝说下,鲍靖中选择和老师一起离开了上海浦东,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他才又一次出现在战场上。



但这一次,他是为了国家而战斗。抗日战争中,鲍靖中虽然是作为国民党军官参战,但在前线的拼杀中,他始终没有忘记周总理对他的教诲。

无论在战场上遇到多凶悍的敌人,他都能保持坚定的意志和革命信念,仔细找出敌人的薄弱环节,然后一击毙命。



当然,在战场上枪林弹雨的洗礼之下,他难免会因此受伤,甚至在最后因伤辞去军职,但从始至终,他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部下和阵地,是周总理的学生之中格外让人刮目相看的人。

辞去军职之后,我们对他的行踪不甚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一定是在某个地方一如既往的支持这革命事业,也见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对于鲍靖中来说,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有意义的。在着短暂的几十年光阴中,他能有机会人士像周总理这样的良师益友,他此生无憾。同时,他能凭借一己之力为革命做出诸多贡献,他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

在如今的我们看来,鲍靖中似乎是每一个坚定、正直的革命者的缩影,如果没有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坚持,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新中国,致敬每一个鲍靖中们。

参考资料:
鲍靖中——百度百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