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都在嗑的糖,可能掺了水。”

——这部号称“甜到糖尿病”的《难哄》,表面上用白敬亭的腹肌和章若楠的泪眼轰炸热搜,背地里却把当代女性的情感软肋摸得门儿清。



当所有人都在为“醉酒吻”“衣柜咚”疯狂截图时,我却在弹幕狂欢里嗅到了一丝熟悉的PUA味道。



剧中桑延痞帅深情”的人设与白敬亭的表演形成巨大反差——台词黏糊、硬凹造型,连下巴都在用力,被观众吐槽“像AI在演偶像剧”。

原著粉更不满:“温以凡该是明艳大美女,章若楠的清纯脸根本撑不起‘妖艳’设定!”

甜宠剧的“杀猪盘”套路

都说《难哄》是女性向剧集的天花板,但仔细想想:桑延这种“三无男友”(无前任、无陋习、无短板),现实中比熊猫血还稀缺,怎么偏偏就让全网姑娘集体上头?

编剧太懂怎么给观众下蛊了——给男主叠满“美强惨”Buff,穿高领毛衣露喉结是基操。



关键还要搞“双标式温柔”:对全世界冷脸,只对女主眼红心热。

这套路像极了直播间的“专宠套路”:“家人们,这波福利只给你们留!”结果呢?

女观众一边骂“工业糖精”,一边熬夜追更,和买9.9BY还觉得自己赚了的心态一模一样。



更绝的是,剧中那些“救赎文学”的烂梗:女主被同事泼咖啡,男主立马闪现撑腰;女主合租遇骚扰,男主直接买下整栋楼。

看似是“女性安全焦虑”的解决方案,实则是把现实矛盾转化成“霸道总裁售后服务”。



数据不会撒谎,但资本会

平台方晒出的数据很唬人:开播三天破亿,弹幕量碾压同期剧集。

可扒开光鲜的外衣,满屏“求同款男友”的哀嚎背后,藏着一场针对女性的精准围猎。



看看某红书就知道,追剧女孩已经疯了:有人拿着桑延的穿搭去商场“抄作业”,发现同款衬衫价格抵得上三个月房租。

有人把剧中重庆取景地捧成网红打卡点,结果发现洪崖洞的浪漫镜头全靠无人机和打光师。



最离谱的是婚恋机构——已经开始用“桑延标准”给会员分级定价,宣称“培养一个桑延需要68万课程费”。

这哪里是在拍偶像剧?分明是给消费主义搭戏台。当“爱情”被明码标价成江景房、高定西装和保时捷副驾,普通人的真心反而成了廉价赠品。

滤镜背后的真实重庆

剧组把拍摄地选在重庆真是妙啊——8D魔幻地形配上赛博霓虹,随手一截就是ins风大片。



但镜头外的重庆怎么样?凌晨三点还在送外卖的“棒棒军”,解放碑写字楼里加班到脱发的女白领,这些真实图景全被滤镜过滤成了背景板。



更讽刺的是“文旅联动”的骚操作。洪崖洞附近的民宿房价暴涨三倍,老板们连夜把房间改造成“桑延同款星空房”,结果被网友吐槽“价格星空,设施地下室”。



那些冲着“爱情朝圣”来的小姑娘,最终除了发霉的墙角和堵塞的马桶,什么浪漫都没带走。

OST轰炸下的情感降维

现在的偶像剧没有十首八首OST都不好意思打招呼。《难哄》更狠,直接搞出“音乐连续剧”概念:毛不易唱暗恋,汪苏泷唱吃醋,李宇春唱决裂…



观众的情绪被BGM提着线走,前一秒还在为分手哭湿纸巾,片尾曲一响又觉得“他们肯定能复合”。

这套“音乐PUA”可比剧情狠多了。短视频平台已经出现“听《难哄》OST挑战”——测试你能坚持几分钟不哭。



《难哄》顶着“优酷现偶预约量历史第一”的光环上线,790万观众翘首以待,一度风光无限。然而三天后,豆瓣评分从8.3断崖式跌至4.9!

面对口碑崩塌,优酷的危机公关堪称灾难——一边用“OST阵容豪华”“画面唯美”转移焦点,一边紧急撤下“难哄评分暴跌”热搜,甚至疑似删除低分评论。

结语:我们究竟在嗑什么?

《难哄》的爆火就像一面照妖镜:照见的是都市女性在婚育焦虑、职场内卷下的集体情感空虚。

我们嘲笑父母辈看《娘道》封建,转头却对“新时代娘道剧”真香——只不过贞节牌坊换成了钻戒,三从四德变成了“好嫁风攻略”。



真正细思极恐的是,当全网讨论“桑延是不是理想型”时,没人追问“温以凡为什么必须被拯救”。

当女孩们对着手机傻笑时,大数据正在悄悄记录:“该用户偏好冷面霸总,下次推送更极端人设”。



下次再为甜宠剧上头时,不妨摸摸自己后脖颈——那里可能早就被资本装上了隐形缰绳。

毕竟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观众从来不是上帝,而是被圈养的“情感韭菜”。

(注:本文内容综合自公开报道,部分细节存在争议,请理性看待,侵权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