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竞进赶超之姿推动“大理之变”
——专访中共大理州委书记杨国宗
近年来,大理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杨继培/摄
《云岭之窗》杂志社:近年来,大理州文旅市场持续火爆,去年接待的海内外游客数量首次破亿。今年,将如何乘风借势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杨国宗:近年来,我们依托大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率先推进民宿与酒店规范管理试点工作,丰富拓展高端民宿、婚庆旅拍、文化艺术等新场景,吸引2万多名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旅居大理,更有近25万“新大理人”到这里慢享时光。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速释放风景中的生产力和山水间的幸福感,让“美丽风景”催生更多“美丽经济”。
一是做精“旅居游”文章,深入实施“百村千宿”培育推广三年行动,立足大理中和村、漾濞阿尼么村、双廊艺术小镇等和美乡村,大力发展“嵌入式”民宿、旅居小院等旅居住宿新范式,深耕休闲、度假、运动、艺术型旅居,繁荣文旅消费,带动群众增收,擦亮“旅居大理·品味乡愁”品牌。
二是打响“康体游”品牌,以打造“一带三道十八廊”—“漫步苍洱”世界级康旅品牌为抓手,倡导“向云端、赴山川、寻快乐、享健康”理念,按照“一月一赛事,全年大联赛”在全州12个县(市)统筹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高水平办好全国公路自行车联赛暨大理历史文化名城巡回赛等,将各地自然风光、历史古迹、民族风情串联起来,铸造赛事精品。
三是创优“体验游”业态,积极申报苍山洱海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加快高端星级酒店建设,以市场化方式策划吸引力更强、消费潜能更大的地域性品牌活动,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推动大理旅游从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型。
改造成茶院的马店受到游客欢迎 李丽/摄
《云岭之窗》杂志社:近年来,“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有力促进了“大理之变”,下一步将如何乘势而上推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杨国宗:大理州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们立起“大理之问”,吹响产业培植和工业突破的重振号角,以新能源全产业建链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重建。2024年,全州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从2021年的11.2%跃升至46.3%,新能源电池、硅光伏、绿色铝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1.6%、168.4%、33%。今年,我们将持续以“大理之问”促“大理之变”,用主要经济指标的加速度提升大理经济工作的显示度。
一是推动园区经济向强提能。以祥云“集中建园”为突破口,“一园一策”精准扶持,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进大理经开区、鹤庆产业园区、弥渡沪滇数字健康产业园等6个园区特色化发展,持续提升各类园区亩均效益和综合承载力。
二是推动新兴产业链式提能。实施“百强百亿”工业企业培育工程,依托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优势,以资源换取价值链中高端的产业项目,继续引进一批创新水平高、质量效益优、带动力强的头部链主企业,推进贝特瑞锂电池、鸿新新能源、中信戴卡等新兴制造业项目补链强链、产能释放,持续壮大新能源电池、硅光伏、绿色铝“新三样”,推动低空经济、数字产业布局起势,以竞进赶超的决心重塑再造工业体系,增强大理发展核心竞争力。
大理站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云岭之窗》杂志社:去年11月,大理机场航空口岸临时开放获批。大理将如何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促进开放发展?
杨国宗:去年,大理火车站新站房建成投用,大理机场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均达到历史峰值。我们将抓住大理机场航空口岸临时开放获批这一契机,主动服务和融入辐射中心建设,更大力度推进开放发展。
一是提升枢纽能级,大力开发培育国际航空旅客市场,确保新开国际航线高效运营,完善“公铁空水”多式联运立体交通网络,提升大理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功能。
二是做强物流产业,加快推进大理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重点培育国际物流、做强冷链物流、发展智慧物流,进一步构建“通道+贸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加快中国(大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化外贸便利化改革,引培“大优强”外贸经营主体,扩大水果、蔬菜、核桃等“苍洱名品”出口外销,更好助力农民增收。
三是谋划推进大理国际陆港建设,超前谋划中缅铁路、孟中印缅大通道枢纽建设,把大攀铁路引入大理枢纽工程建设,推进与瑞丽、清水河、磨憨等沿边口岸联动发展,努力把大理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开放前沿。
来源:《云岭之窗》杂志
编辑:向红玉
值周:杨丹妮 张辉
主编: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