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乌克兰干的烂事,连丹麦都看不下去了......
丹麦前国防委员会主席拉斯穆斯·雅洛夫(Rasmus Jarlov):
“这是欧洲。我们已经毫不犹豫地支付了三倍于美国给乌克兰的援助。我们没有要求任何回报,也没有在乌克兰人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战斗时敲诈他们。因为我们不是混蛋。”
他之所以这么愤怒,是因为丹麦的付出是真的大!虽然支援乌克兰的钱没有美国德国的多,但是他的付出比例是最高的。换做是我,我高低也得骂一圈。
美国的“交易式外交”彻底点燃了欧洲的怒火,来看看美国对乌克兰的“趁火打劫”有多得劲:
1. 矿产协议:50%未开发资源换援助?
据《华盛顿邮报》披露,美国国会代表团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要求泽连斯基签署协议,将乌克兰50%未开采矿产的权益授予美国,以换取“安全保障”。尽管泽连斯基当场拒绝,但美方并未罢休。特朗普此前已多次强调,美国在乌投资超3000亿美元,必须通过稀土资源“回本”。
简单来说,美国要收乌克兰天价保护费了。
2. 联合国决议草案:逼乌克兰“软化立场”
在联合国大会即将表决涉乌决议前夕,美国要求乌克兰撤回原草案(明确谴责俄罗斯侵略),改用美方提出的模糊化版本,仅呼吁“和平解决争端”。此举被欧洲批评为“向俄罗斯妥协”,甚至试图绕过国际程序强推美版方案。
为此,不少人都觉得——特朗普与普京是孪生兄弟来着!
3. 暂停军援:施压基辅接受谈判条件
自特朗普1月上任后,美国暂停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并削减经济援助。分析认为,这是逼迫乌克兰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谈判框架,甚至默许俄罗斯对部分领土的控制。
现在美国还贱兮兮地揶揄欧洲:没了我,你们还能撑多久?
欧洲集体反弹:面对美国的强硬姿态,欧洲盟友罕见集体发声。
- 丹麦的“硬核支持”:丹麦已向乌克兰移交6架F-16战机,并计划追加13架,同时提供1.3亿欧元国防工业援助。
- 英国“挺身而出”:在美国减少支持后,英国首相斯塔默宣布将每年向乌提供30亿英镑援助,甚至承诺必要时派兵维和。
- 欧盟加速军备生产:尽管乌克兰的炮弹产能已超过欧盟(250万枚 vs. 200万枚),但欧洲多国仍在推动减少官僚程序、扩大军工合作。
不少人都认为:美国的信誉,这次恐怕真的要被特朗普败光了。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正在瓦解拜登时期的美欧抗俄统一战线:
美国转向“交易主义”,特朗普将乌克兰问题视为“生意”,要求基辅用资源换安全,甚至私下与俄罗斯谈判,将欧洲排除在外。
德国防长皮斯托瑞斯直言:“欧洲必须主导和平进程,因为我们是直接承受后果的一方。”
法国总统马克龙更呼吁建立“欧洲联合部队”应对俄威胁。
德国防长皮斯托瑞斯
然而,欧洲真的顶住美国的压力?
我看悬得很!
就像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一样,一边支持乌克兰,一边迎合美国对华强硬立场,甚至渲染“中俄威胁论”的大有人在。
这种矛盾性,恰恰暴露了欧洲在安全依赖美国与经济自主之间的挣扎。
所以,欧洲也不过是无能狂怒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