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战争进入第三年之际,欧洲局势正经历重大变化。欧洲领导人纷纷重申对乌克兰的支持,而美国政策却发生颠覆性调整,可能重塑战争的外交格局。在此背景下,意大利政府面临在美欧关系、对乌政策及欧盟内部平衡之间的复杂抉择。
·欧盟加大对俄制裁,将继续拨款35亿欧元
综合安莎社、意大利《共和国报》、Tgcom24网消息,今天(2月24日)是俄乌战争爆发三周年。欧盟及多国领导人今天抵达基辅,以重申对乌克兰的支持。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基辅宣布,欧盟将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并将在3月向乌克兰追加35亿欧元援助。
冯德莱恩表示:“我们今天聚集在基辅,是因为乌克兰属于欧洲。在这场生存之战中,不仅关系到乌克兰的命运,也关系到欧洲的命运。”
与此同时,英国计划对俄罗斯实施战争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制裁”。
俄罗斯对此作出强硬回应,称目前不认为与欧洲恢复对话有任何可能性,并指责欧洲仍坚持对俄制裁,而美国已与俄方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此次并未前往基辅,这一选择与去年形成鲜明对比。
·意大利推动七国集团联合声明“折中方案”
七国集团(G7)领导人计划在今晚召开视频会议讨论乌克兰问题。
意媒称,梅洛尼一度犹豫是否参会,她担心会议会暴露美欧之间的立场分歧,使她陷入两难境地。不过,梅洛尼在昨天(23日)确认将参会。
七国集团将如往年一样发布联合声明。但今年的声明却因措辞上的分歧面临难产,主要原因是美国反对在声明中将俄罗斯定义为战争的“侵略者”。
据意大利总理府方面的消息,该措辞最终仍可能被保留。同时,意大利也在讨论折中版本,以迎合美国的立场。即不再使用“侵略”一词,而是表述为“由俄罗斯发起的冲突”。
消息称,只要文本依然承认战争的起源是俄罗斯的行动,并重申外交解决的必要性,那么意大利就可以接受。
·梅洛尼:“好想死”
实际上,意大利正处于复杂的外交平衡之中,既要维持欧盟的统一立场,又要考虑与特朗普阵营的政治关系。
报道称,梅洛尼可能会在七国会议上向盟友解释,特朗普的激进谈判风格并不意味着美国会完全倒向俄罗斯,同时她也将呼吁欧美团结一致。
与此同时,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外交谈判已扩展至联合国,而意大利也将面对两份对立的决议:
一份由乌克兰提交的决议,该文本明确指出俄罗斯对战争的责任,并得到了法国和英国等国家的支持;另一份由美国提交,措辞更模糊,仅强调需要尽快结束敌对状态,这一立场受到俄罗斯的认可。
这对意大利而言可能形成尴尬局面:既要支持乌克兰,又不能公然违背美国的态度。
梅洛尼此前在22日美国保守派大会上的视频讲话中,强调了俄罗斯“野蛮侵略”。但她在录完视频后、未关麦克风的情况下私下感叹一句:“好想死”,这或许透露出她的尴尬处境。
·德国向右倾斜,意执政联盟内部看法不一
昨天,德国举行全国大选,由默茨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以28.5%的得票率胜出。而现任总理朔尔茨领导的社会民主党(SPD)仅获16.4%。这两个党派很可能会组成联合政府。
但最值得关注的是极右翼民粹政党“德国另类选择党”(AfD)的崛起,其支持率相比 2021 年提升10个百分点,达到20.8%。
换句话说,德国的政治天秤向右倾斜,德国新政府可能更接近意大利中右翼的立场,特别是在移民和汽车产业等议题上,梅洛尼有望与新总理展开对话。
目前,德国新政府的组建仍需时间。意大利执政联盟内部对德国选举结果的解读也不一致:
意大利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塔亚尼庆祝基民盟-基社盟的胜利,称其为“真正阻止民粹主义的堡垒”,也是建立“更强大欧盟”的关键。
副总理兼基础设施和交通部长萨尔维尼则关注“德国另类选择党”支持率翻倍,且表达了截然不同的立场。他向该党领导人魏德尔(Alice Weidel)表示祝贺,强调“变革正在德国发生”,并呼吁“彻底改变欧盟”。
萨尔维尼进一步强调:“必须停止非法移民和伊斯兰极端主义,不要再搞环保狂热,首要任务是和平与就业。”
这些言论与梅洛尼在美国保守派大会上的部分发言相呼应,显示出意大利内部对欧洲政治方向的不同看法。
有望出任德国总理的默茨已明确表达其对欧美关系及乌克兰问题的立场,称不可接受美国绕过欧洲来决定乌克兰问题。他认为欧洲应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相比之下,梅洛尼的策略从短期来看是模糊立场。但随着欧美政策分歧加深,她可能很快被迫做出更明确的外交抉择。
(意烩原创,翻译:莎莎,编辑:舒廖,图片来源:社交平台X、意大利总理府网站、新华社,转载请注明意烩:oushit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