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清晨,广西钟山县燕塘镇的一条国道上,一场突如其来的碰撞让十多个家庭陷入深渊。一辆超载的面包车与避让车辆的货车猛烈相撞,6条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消逝,3人重伤送医。
当天早上6点50分,一辆核载8人的面包车挤进10名村民,从钟山县某村口摇摇晃晃上路。7点02分,对向车道的货车司机为躲避越线车辆猛打方向,短短一分钟后,两车在323国道白沙井段的弯道处迎头相撞。撞击时速达78公里的瞬间,面包车被挤压成V型铁饼,货车的驾驶室也完全塌陷。
这场车祸与5天前藤县的事故惊人相似:同样发生在清晨弯道,同样是超载面包车与货车相撞,同样造成6死2伤的惨烈后果。藤县那辆载着除草工人的车,凌晨5点就摸黑上路,车上8人挤在狭窄空间里,最终被半挂车上滚落的建材活埋。
遇难者多为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钟山车祸中,染血的儿童书包和毛绒玩具散落现场,暗示着有孩子永远等不到父母回家;藤县事故里,家属提到“天天叮嘱注意安全”,却挡不住命运的残酷。
两起事故中的面包车都超载25%以上。这不是简单的安全意识淡漠——在偏远农村,公共交通匮乏,村民为节省每天20元车费,宁愿冒险挤车。涉事运输公司3年12次超载未被严惩,暴露出监管的形同虚设。
323国道白沙井段和藤县G358线路段,都是出了名的“死亡弯道”。狭窄的双向单车道迫使大车压线行驶,缺乏反光镜和减速带的道路设计,让司机在弯道处如同盲开。当地村民形容这些路段“晚上大车开远光才敢过”。
凌晨4-7点恰是人体最困倦时段,但为避开白天车流,务工人员不得不选择这个时段出行。货车司机为赶时效连续驾驶,面包车司机为多赚几趟车费疲劳接单,双重疲劳叠加成致命风险。
当6条生命化作冷冰冰的统计数字,我们不能止于叹息。从完善农村公交网络到严查运输企业违规,从改造危险路段到建立务工人员错峰出行机制,需要的是系统性的破局。那些天不亮就为生活奔波的打工人,值得更安全的出行环境——这不该是奢望,而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