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是欧盟农业的重要模式之一。近年来,欧盟积极探讨如何加强家庭农场的转型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乳制品和猪肉领域,欧洲芬兰就提供了一个现代化、有竞争力、环境友好型的家庭农场发展范式。为此,芬兰食品信息协会(Ruokatieto Yhdsitys)在欧盟支持下发起了“源自芬兰的可持续乳制品与猪肉”项目,旨在通过一系列互动活动,向中国市场展现来自芬兰的欧洲可持续猪肉和乳制品的高品质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今年初,芬兰食品信息协会在该欧盟项目支持下,邀请中国行业从业者走进欧洲芬兰乳制品与猪肉的原产地,深入了解如何结合传统家庭农场与现代科技,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此次一行人首先走访了位于首都赫尔辛基的一家知名乳制品企业及合作农场。据介绍,来自欧洲芬兰的乳制品企业保持与传统家庭农场的合作模式。农场凭借家族几代人的经营经验,融合现代科技与可持续理念,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和奶制品质量。

奶牛管理是确保乳制品品质的核心。此次走访的农场拥有约450头牲畜,其中高产奶牛180头,平均每日产奶38公斤,另有二三十头奶牛处于“产假”期。为了保证牛群与奶源的健康与质量,农场采用精细化管理并加持现代化技术。牛舍配备四台自动化挤奶机器人,每头奶牛佩戴智能项圈,便于其根据自身需求进入挤奶流程,确保其舒适且高效的生产过程。农场还通过精确的检测体系,持续监控牛奶的各项指标,包括体细胞数、细菌总数、脂肪与蛋白质含量等。这些数据帮助农场实时调整饲养方案,确保每一滴牛奶都符合高标准。



在饲料种植和土地管理方面,农场坚守可持续原则。450公顷的土地被用来种植奶牛的饲料,所有饲料均为无转基因种植。农场根据土壤与气候变化种植不同的牧草和谷物,确保奶牛的食物富含营养且不对环境造成负担。尤其在冬季,农场会制作高质量的青贮饲料,且饲料经过严格监控,包括糖分、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确保奶牛全年获得充足营养。值得一提的是,农场将奶牛粪便回收并用于草场和谷物种植,打造了闭环生态链。这一做法不仅降低了环境污染,还使整个生产体系更加环保且高效。



在欧洲芬兰,乳制品的质量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此次走访的企业设有专门的产品研发中心,致力于开发创新乳制品。除了传统奶制品,企业还着力研发植物基、低脂、低糖等符合现代健康需求的奶制品。这些新型奶制品不仅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也在营养健康与日常饮食便捷性之间找到平衡。

此外,企业还开发了可加入奶牛饲料的创新产品,通过先进的食品技术提升乳制品的营养价值。这种产品创新不仅有助于提高奶牛的健康水平,也最终惠及消费者,推动乳制品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通过此次走访,我们见证了欧洲芬兰乳制品行业如何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奶牛管理到饲料种植,再到产品研发,欧洲乳制品的每一步都秉承着对自然的尊重、对质量的严控以及对创新的追求。正是这种传统与创新的有机融合,使芬兰乳制品在欧洲乃至全球乳制品行业中始终走在前沿,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健康、更环保的饮食选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