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有关德国政坛的报道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基民盟、基社盟。但是,一些朋友感到困惑,不知道它俩是一个政党,还是两个不同的政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实际上,基民盟、基社盟是两个不同的政党,都成立于1945年,也就是纳粹德国战败的那一年。基民盟的全称是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社盟的全称是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
从政治光谱上来说,它俩都是中间偏右的保守派,具有基督教民主主义、自由保守主义、亲欧洲主义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是,基社盟的意识形态多了一个巴伐利亚地区主义。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位于东南部的山区,是面积最大的州,首府是慕尼黑。该州的经济、人口在德国排第二位,占到全国GDP的18%,诞生了许多世界闻名的企业,例如宝马、奥迪、西门子、彪马、阿迪达斯等等。
在文化上,巴伐利亚人与德国北部、东部的州有非常明显的不同。他们喜欢强调自己文化、语言的独特性。历史上,他们是被德国用战争手段吞并的王国,曾经具有较高的独立倾向。
从选举上来说,基社盟只参加有关于巴伐利亚州的公职竞选,是一个地区性政党。相较之下,基民盟在德国的其他15个州参加竞选,但不会参加巴伐利亚州的竞选。
在全国层面,1947年,基民盟与基社盟组建为政党联盟,通常叫做联盟党,一起参与国会两院的运作。
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自从1949年的第一届联邦议会选举以来,总共的20次大选中,联盟党有13次获得了执政权。例如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就是基民盟的领导人。她的总理职位从2005年开始,到2021年结束,长达16年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次赢得胜选,都是基民盟的领导人担任联盟党主席,然后出任总理。基社盟的领导人曾经两次担任联盟党主席,但都输掉了大选。
在2月23日举行的德国大选中,联盟党获得了最多的席位,其主席、基民盟领导人默茨获得了组阁权,有望出任总理。但是,联盟党并没有获得过半数的席位,需要寻找其他政党完成组阁,否则就会重新举行大选。
默茨曾经公开表示,绝对不会与极右翼、已经成为第二大党的选择党组阁。目前,联盟党有可能与社民党,或者绿党组阁。
社民党就是现任总理朔尔茨领导的政党,属于中间偏左。在移民及经济问题上,联盟党与社民党存在较大的矛盾,大选期间吵得不可开交,想要在大选后揉合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是与绿党组阁,恐怕也会天天闹得鸡犬不宁。况且,加上了绿党的议席数量,可能还不到半数,还需要再加一个第三党,形势会更加复杂。
这里稍微提一下中间偏右的自由民主党,相当于是万用膏,曾经多次分别与联盟党、社民党组阁。上届大选,自由民主党赢得了91个议席,但在本届大选中可能一个席位都没有。
覆言猜测,联盟党最后应该还是会与社民党组阁。但是,双方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让步。否则,就真的只能重新大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