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交通攻坚大会战累计完成投资超1500亿元,2025还有更大动作…

文/绵观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更是发展的引擎。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节点,绵阳以"新春第一会"释放重磅信号:2025年投入超百亿构建"四张网",剑指西部陆海新通道核心枢纽。

绵阳交通十年: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示意图

过去十年间,绵阳交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连续9年交通投资超百亿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如今,绵阳已实现县县通高速,初步建成了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方面,全市铁路运营里程达297公里,其中高铁154公里,普通铁路143公里,并且新开工了绵遂内铁路绵遂段。

公路建设同样成绩斐然,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5万公里,高速公路724公里,国省道总里程2200公里,农村公路2.2万公里 。

航空领域,绵阳南郊机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四大机场和四川航空次枢纽,运营航线80条,通航城市38个,北川通用机场也已建成投用,获批了成渝地区首条低空航线。

政策东风劲吹,绵阳迎来交通发展新机遇


绵阳站

绵阳作为连接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和辐射延展带的重要纽带,在交通运输发展上迎来了诸多政策机遇。

国家层面出台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

省级层面的《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以及《关于支持高速公路加快建设若干政策》《支持普通公路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

都为绵阳完善综合立体运输大通道提供了有力支撑。

构建“四张网”,全面提升交通通达能力


示意图

如何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面提升绵阳交通通达能力?交通系统给出了答案:

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全力构建“四张网”,加快推动铁路、公路、民航、水运项目建设,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300亿元。

2025年,锚定全年投资再超100亿,计划完成105亿元投资目标,全市交通攻坚一季度计划完成投资23.8亿元,占年度目标的23%。

构建互联高效的铁路网


示意图

绵阳加快建设绵遂内铁路绵阳至遂宁段,这条铁路建成后,将极大缩短绵阳与遂宁等地的时空距离,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

绵遂内铁路线路估算投资超300亿,途经绵阳、遂宁、资阳及内江四市,按照“一次规划设计、分步分段建设”的步骤实施。

其中绵阳至遂宁段已于2024年6月底实现全线开工建设,根据可研批复的工期,预计在2028年内建成投运。

新建绵阳南、三台、射洪、遂宁高新4座车站,扩建既有绵阳站。

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完善成都、绵阳、遂宁半小时通勤圈,结束三台县和射洪市不通铁路的历史。

绵遂内铁路最新进展: 2月6日,绵遂内铁路公司联合绵阳、遂宁两市发改委对绵遂内铁路项目开展节后复工复产督导检查。 检查组先后前往永兴左右线特大桥、绵阳南站、凯江特大桥、三台站、黄泥沟特大桥、陈家院子特大桥等重点工程施工现场,全面检查工点复工复产。 2月12号,绵遂内铁路项目严家湾大桥首个桥梁墩柱顺利浇筑完成。 1月24日,由蜀道铁路投资集团主导投资、四川路桥承建的绵遂内铁路凯江特大桥2#主墩承台顺利完成浇筑。 1月1日,绵遂内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黄泥沟特大桥首桩顺利开钻,工程进入主体施工新阶段。 12月31日,绵遂内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牌坊湾特大桥首个桥梁墩柱浇筑完成,这是全线首个完成浇筑的桥梁墩柱


图源:绵遂内铁路

同时,绵阳力争尽早规划建设绵阳至安州段,加快形成“十字型”铁路骨架,进一步完善绵阳铁路网布局,提升铁路运输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为绵阳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铁路运输保障 。

绵遂内铁路通过绵阳至安州段连通川青铁路,将形成西北至西南、华南重要区际通道的辅助通道。


相关部门通过问政平台回复,铁路项目的规划、审批权限均在省级以上,线路走向、站场设置等事项,均需通过专家论证、可研批复、初设批复等环节。

因绵安段暂无国省规划支撑,我们正会同省级相关单位加大向国家层面汇报力度,争取区际辅助通道和地方城际功能的有效衔接,力争早日纳入相关上位规划并开展前期工作。

构建四向通达的公路网


示意图

2025年,绵阳推动九绵、绵广扩容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届时,将进一步优化绵阳的高速公路网络,提升区域交通的便利性。

开工建设南三高速,加快茂三、北安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这些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使绵阳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此外,还将实施普通国省道改建项目32个共300公里,改善普通国省道的通行条件,提高公路运输效率。

一季度绵阳计划新开工: 三台S209幸福至塔山段 梓潼S209石牛至观义段 平武S107龙安至土城段 等3个国省干线公路。

今年计划新开工天府大道绵阳段G108绵阳城区过境段、S107平武龙安至土城段等国省干线项目。

构建覆盖全国的航空网


绵阳机场

2025年,绵阳持续推进绵阳南郊机场运训分流、航线拓展,不断丰富航线资源,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2024年,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绵阳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阆中古城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合作框架协议,中飞院绵阳分院在阆中古城机场开展飞行训练,以缓解绵阳南郊机场的“运”“训”矛盾。

提案推动运训矛盾:中飞院绵阳分院飞行教师杨正昌《关于绵阳分院在阆中驻站训练的提案》获2024年民航系统优秀职工代表提案一等奖,该提案有助于降低绵阳南郊机场起落压力,提高训练质量。

“阆中机场起落资源丰富,虽然空域受限制,但是距离本场空域近,机场跑道又很适合训练,况且放单飞不受限制,也能进行仪表训练,机场能容纳的飞机多,同时具备住宿条件,基础设施完善,便于驻站训练。”


这是杨正昌提案的部分内容,该提案对于缓解绵阳南郊机场航班与训练资源之间的矛盾,提升学院训练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关于南郊机场迁建,相关部门在问政平台官方回复如下:

您关于绵阳南郊机场迁建相关事项的咨询收悉,现回复如下: 绵阳南郊机场于2001年4月28日建成通航,是军、民、训三方合用的机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南郊机场已被城市包围。 为破解机场与城市发展互相制约的问题,绵阳启动了南郊机场迁建相关工作。

但机场建设项目审批门槛高、环节多、程序复杂,国内其他军民合用机场迁建普遍耗时十年以上。

近年来,我市一方面积极向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省发改委、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等上级部门汇报争取,力争对绵阳南郊机场迁建纳入相关规划。

另一方面力争争取空军相关部门支持,提前启动了机场迁建选址相关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空军和国省相关部门的对接,争取进一步的支持,按程序推动绵阳南郊机场的迁建。

加快北川永昌机场二期改扩建、江油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北川永昌机场为A1类通用机场,机场占地760余亩,建有1条长1000米、宽30米跑道,1条平行滑行道,4条垂直联络滑行道,3.6万平方米停机坪及机库、航站楼、后勤中心等设施。

最新进展:北川通用机场二期改扩建项目组建了工作专班、确定了项目业主,目前正积极开展方案研究、编制资金筹措方案等前期工作; 江油通用机场选址已召开评审会,正在修改选址报告,力争尽快获批。

提升机场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增强绵阳航空运输的竞争力,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国的航空网络,让绵阳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构建通江达海的水运网


绵阳加快编制《绵阳港总体规划》,明确绵阳港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加快涪江航道整治前期研究,力争将涪江绵阳段纳入上位高等级航道布局规划,为绵阳水运发展创造条件,打通绵阳通江达海的水运通道,提升绵阳在区域水运中的地位。

根据省规划,绵阳港重点规划三台、涪城、游仙3个港区。辖涪城、游仙、安州、三台及江油等港区,覆盖绵阳市境内涪江、仙海湖、鲁班湖、白水湖等全部通航水域。根据规划示意图,将拟建芦溪作业区、三台作业区。

未来,随着“四张网”的逐步建成,绵阳的交通通达能力将大幅提升,“蜀道难”将成为历史,“蜀道畅”将成为现实。

欢迎点赞转发,欢迎关注绵州观观(绵观),绵阳本地深度原创自媒体,每天一篇本地深度文章,带你把握绵阳发展趋势。

(本文信息来源综合政府官网等,如信息有误,请以官方为准)

互动问答

绵阳构建的“四张网”分别是什么?

绵遂内铁路绵阳至遂宁段建成后有什么意义?

你认为还有哪些铁路线高速路需要补充对绵阳的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