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翻过大雪初融的大山,转过两个小山坳,在一个小村庄里,赫然看到了两台充电桩。



  “看来车载导航是准确的。”疲惫的旅人老丁松了一口气,调转车头,把车屁股朝向了充电桩。

  老丁打开车门下车,拿出手机熟练地拍照打卡,脸上写满了“厉害了我的国”式的骄傲和自豪。

  两个小时后,老丁又来到吕梁站附近的一个星星充电站。这个充电站比村里的那个规模大了很多倍,位于一个小区的地下一层,据手机APP数据显示,这里足足配备了41个充电桩。

  这个充电站相当接地气,加上服务费,充一度电才6毛多。它的配套设施也十分完善,不仅能提供热水,有相对干净整洁的卫生间,还贴心地设置了休息床铺,让司机师傅们在等待充电的间隙能好好放松一下。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里还配备了乒乓球桌和台球桌,供大家消遣娱乐,旁边的自动售货架也能满足大家的日常购物需求。

  老丁和一位师傅打了局免费的台球,攀谈中老丁了解到来这儿充电的消费者,大多是在火车站以及周边奔波拉活的网约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

  新能源充电设施的加速普及,大大降低了司机师傅们的运营成本,同样的运营时间,每天可以赚到更多钱。

01

基建狂潮:

从“哇哦”到习以为常

  去年夏天,在处理了那台陪伴多年的宝马燃油车后,老丁开着置换来的理想新能源汽车,时而奔波在吕梁山腹地,时而翻越太行山进入燕赵之地,时而途经山海关北上进入东北。

  老丁还闯过库布齐沙漠,向大西北进发。

  过去几个月的外出走访中,一开始在偏远地区看到新能源充电桩,老丁还“哇哦”震惊一声,现在老丁频频感慨“现在走哪都可以充电”,便捷充电体验早已经习以为常。

  老丁经常说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新能源充电桩在北上广深高密度覆盖不稀奇,现在很多村镇都高密度覆盖也不稀奇。

  第二句话是:过去两年,中国建造的充电桩设施,要比过去几千年历史上建设的都要多。

  第三句话是:新能源充电体系加速构建,这才是国运级的基建。

  当然,这是老丁的个人感悟。

  老丁可能不知道,他的有些感悟是和时代真实数据吻合的。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1%。而截止2022年12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为521万台。

  按此计算,我国在过去两年新增的充电桩有700万台,比过去多年累计建设的521万台多不少。



  熟悉老丁的朋友都知道,过去10多年,老丁穿梭于全国各地,足迹遍布山川城乡,深刻感受到充电设施发展的日新月异。老丁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大型充电站出现在中国各地,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和更下沉的县域村镇地区。

  有一次,当他路过山西阳泉时,按照高德地图指引前往充电站,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叹不已。一座大型充电站点出现在眼前,其规模超乎想象,拥有55个充电桩位,这一配置即便是在北京、天津、太原等大城市都难得一见。走进站内,卫生间、餐厅、热水间、休息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前来充电的车主打造了一个舒适便捷的 “能量补给站”。更令人意外的是,据管理人员透露,这座充电站在阳泉当地还不算最大规模的,足见当地在新能源充电领域的布局力度。

  在合肥市有几个福充超级充电站,占地面积超43亩,场站可满足132辆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满负荷运行条件下,每天能为3000辆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站内还设有全自动洗车设备及自助洗车设备,提供24 小时自助洗车服务,为车主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老丁说,有时间一定要去这个充电站看看。

  相比 “更大更多更强”,老丁注意到我国的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还呈现 “更密更广更便捷” 的态势。在一个人口只有四五万的小县城,老丁在方圆几公里,就看到七八个充电站。这些充电站均匀分布,为当地居民和过往车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无论身处县城何处,车主都能快速找到充电站点,无需为了寻找充电桩而长途奔波。

  在很多极为偏远的村镇地区,也能看到国家电网以及第三方品牌覆盖的充电站。文章开头提到的乡村充电桩,正在成为新常态。老丁近几月在各地走访时,经常使用到乡村充电桩。新闻上说,在湖北,5596 个行政村充电站接入车联网平台,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轻松为新能源汽车充电。还有山东济南,政府明确支持第三方建立充电桩,并给予补贴,计划到2025年底前,实现小区充电桩端口与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比例达到1:3,使得居民在小区内就能便捷充电。

02

一场悄无声息的能源革命

只有中国可以

  为什么充电桩这事可以上升到国运级层面讨论?

  在老丁看来,当充电桩大规模向乡村挺进,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汽车能源变革已然拉开大幕。要知道,随着社会发展,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交通出行需求日益增长。过去,受制于充电不便,其推广受阻,但如今充电桩进村入户,如同在乡村交通领域埋下了无数“能量种子”,假以时日,必将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促使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有望在短短几年内彻底扭转汽车能源结构,让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燃油车远远甩在身后。

  更为关键的是,我国本就是发电量大国,从发电端雄厚的产能保障,到新能源汽车制造环节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崛起,再到道路交通网络持续优化,为车辆畅行无阻奠定基石,直至终端的充电设施遍地开花,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且完全实现自主可控。这意味着我们摆脱了对外部的依赖,掌握了能源交通变革的主动权。

  假设一个极端情况:将来国际局势有变,我国外输能源通道被阻。我们就可以不依靠外部的情况下,实现核心能源的自给自足。

  由此,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供需自主创新之路,堪称国运级别的伟大跨越。

  当然,这场无声的“能源革命”只有在中国可以进行,老丁总结了几个特点。

  其一,破除垄断建设主体多元

  在中国,新能源充电服务没有被任何一家企业或者机构垄断,一方面国家电网、中石油等大型国企凭借深厚底蕴与资源优势,率先布局骨干网络,筑牢根基,确保偏远地区也能有稳定可靠的充电基础。

  另外一方面民间资本则活力四射,特斯拉、星星、云快充、特来电、理想、小鹏等新老势力积极涌入,它们扎根四面出击,带来差异化、个性化的充电解决方案。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供给,让竞争充分涌流,既避免行业垄断、保障消费者权益,又为充电设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满足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其二,成本优势无与伦比

  我国是全球第一发电大国,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核能等多种能源形式全面开花。

  在内蒙古达拉特旗走访时,老丁看到中广核集团建设了一个个规模超大的光伏发电站,动辄几十万千瓦容量。在宁波&舟山一带走访时,老丁看到海上风力发动机一排排展开,一眼望不到头,蔚为壮观。



  与此同时,我国充电站建设成本在国内成熟产业链支撑下持续优化,设备采购、场地租赁等环节精打细算,使得整体建设成本可控,反映在终端消费上,便是亲民的充电价格。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虽高峰时段充电费用略高,但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日常时段八九毛钱到1块多1度电已是常态,像山西、内蒙古等发电大省,白天低谷电价时,部分地区含服务费甚至低至四毛钱。



  这两年,我国加速推广家用充电桩。去年国庆节期间,国家电网给老丁免费勘探、安装了电表、走了线,终端价格仅需5毛钱一度电,极大降低了新能源汽车使用门槛,这种服务让普通家庭,无论是城市白领还是乡村农户,都能毫无负担地拥抱新能源出行。

  其三,技术兼容性强

  在全国范围内,除极少数老旧特殊充电桩外,快充、慢充接口基本统一,无论车主驾驶何种品牌新能源汽车,寻桩充电不再是难题,适配率高达 99%以上。

  这背后是无数科研团队、行业协会协同攻关的心血结晶,国家标准的确立与严格执行,保障了充电网络的通用性、便捷性,让车主跨区出行无需担忧适配问题,真正实现“一部手机在手,全国畅行”。

  充电桩以及背后的发电、储能建设体系,作为国运级设施,正以燎原之势改变中国,驱动未来,向着更加绿色、高效、智能的方向大步迈进。

03

消除成见

认知的改变

  申公豹说过,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

  过去多年,如果非要论新能源汽车有什么发展阻碍的话,老丁认为就是“人们心中的成见”。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常见的成见有这么几点:

  “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太虚,标称500公里,实际跑个高速或者冬天开暖风,能缩水到 300 公里都算好的,哪像燃油车加满油说走就走,续航稳稳当当。”

  “充电太不方便了,在外面找个充电桩,比找停车位还难,而且充电时间又长,快充也得大半个小时,要是遇上节假日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简直是噩梦,燃油车加油几分钟就完事。”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更换成本太高,开几年电池不行了,换一组电池的钱都能再买辆新车了,后期费用根本吃不消,燃油车可没这麻烦。”

  “新能源车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今年买的车,明年说不定就成旧款了,配置、续航啥的都落后一大截,不像燃油车技术成熟,几年内变化不大,买了不亏。”

  “新能源车内的电子系统容易出故障,什么黑屏、死机之类的情况频繁发生,关键时候导航、车机控制失灵,影响驾驶安全,燃油车机械结构为主,相对稳定可靠多了。”

  在以前,老丁会反驳这些声音。老丁近30万买的宝马X1燃油车,开了7年后只卖了6.5万,7年时间燃油费花了近10万,各种保养和零部件更换花了四五万。老丁的新能源车理想L6,买时和燃油车一个价格,综合出行成本降低了一大截不说,还可以每月最少一次OTA升级,各项智能化功能带来出行体验升级,简直越开越新。在各类汽车榜单上,保值率也早已经超过同级燃油车。

  历史的车轮总在循环中前进。百年前,亨利·福特用流水线碾碎了“汽车只能是贵族玩具”的偏见;百年后,中国车企正用“度电成本革命”重构出行文明的底层逻辑。那些曾嘲笑“电车不如油车稳当”的人不会想到,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续航达成率早已不同往日,800V高压平台让充电速度接近加油时间,而电池寿命跑几十万公里成为常态——技术进化比任何辩驳都更具摧毁力。

  现在,随着青年一代,尤其是95后甚至00后逐步拥有购车消费主导权,这种成见正在消除,认知正在改变。不再需要老丁这样的人苦口婆心,年轻人也会选择新能源汽车。

  2025年2月23日下午,老丁在小鹏汽车五方桥店参加了纳米AI搜索举行的粉丝送车仪式。



  (备注:为了推广纳米AI搜索,同时助力国产新能源汽车发展。周鸿祎从2025年1月12日宣布送车计划,到2月7日确定送小鹏汽车,再到2月12日首场线下抽奖送出20辆车,这一系列活动关注度超高。23号在北京五方桥小鹏门店,正式举办送车仪式。)

  在仪式开始之前,老丁和几位幸运车主进行了沟通。就他们这个年龄段,尤其是一些年轻车主,和老丁们那个时代不同,他们不再认为BBA(奔驰、宝马、奥迪)开了就是有面子。他们更看重车本身的综合性价比,无论是智能化水平、性价比,还是质量等诸多方面。这种认知上的转变,会促使他们进一步选择竞争力更强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像小鹏、理想、零跑、比亚迪等等。

  在交流过程中,有个21岁的大三学生,他已经有驾照,但还没钱买车。如果没抽中那台车,将来他大概率也会购买国产新能源汽车。也有老周的一些粉丝,之前就已经有了汽车,现在抽到小鹏汽车,以后会当作主力车型开。

  老丁当时就在想,倘若再过五年、十年,这批对国产新能源汽车有认知的人成长起来,成为社会主流消费人群,那么传统燃油车恐怕几乎就没有多少市场了,尚未转型的以BBA为代表的传统豪车和进口车,可能就如同老古董车一般。到那时,国产新能源汽车将彻底成为时代主流,而现在的燃油车,或许就像电灯时代的蜡烛一样,依然存在但不再是主流。

  老丁还注意到,在老丁吕梁老家的一些农村地区,有把汽车作为嫁妆的风俗。在以前,条件好的家庭陪嫁BBA,条件一般的也是大众、丰田这种汽车,现在很多家庭把比亚迪汽车作为了陪嫁,其中最主流的是比亚迪宋系列车型。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安装了家用充电桩。

  要知道,婚嫁丧娶是由长辈们负责。现在长辈群体也开始青睐新能源汽车,老丁认为这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或许,所谓“消除成见”,从来不是说服固执之人放下执念,而是让新一代在更好的选择面前,自然遗忘旧时代的尺标。当孩子们指着燃油车问“为什么它要喝油”时,变革早已完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