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有情,逝者有安。”——一场未完的告别
从最初的“家中暂存”,到“环保树葬”,再到最终决定“墓园安葬”,短短18天,S家三次更改方案,被网友戏称为“最折腾的葬礼”。
不同的人,不同的决定,折射出对亲情的不同理解。
最终,是谁的声音让这场拉锯战画上了句号?
01
大S去世后,家人没有举办公开告别仪式,这让外界议论纷纷。
最初,小S决定将姐姐的骨灰放在家里,她说:“想每天和姐姐说说话。”
这个决定充满深情,但很快引发邻居不满。有人认为住宅区里存放骨灰会带来心理阴影,甚至有人投诉到相关部门。
舆论压力之下,小S改口,称要遵循姐姐的环保理念,进行树葬——将骨灰研磨后埋入树下,不立碑、不署名,让逝者回归自然。
但树葬的决定,同样引发争议。
有人质疑:“连个可以祭拜的地方都没有,孩子以后怎么办?”
更有网友提出,树葬区的土地是“循环利用”的,几年后可能会重新使用,意味着墓地无法长久保留。
此时,11岁的小玥儿和年幼的弟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们还能去哪里找妈妈?
02
就在树葬手续即将推进时,具俊晔站了出来,明确表示反对。
他的理由很简单:“舍不得妻子变成尘土,希望给她一个独立墓园,让家人可以随时探望。”
这一态度,让S家的安葬计划再次生变。
有人支持具俊晔,认为他作为丈夫,有权为妻子做决定。
也有人质疑:“当初结婚时说不介入S家,现在又出来插手?”
一时间,S家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批评他们将丧事变成闹剧,也有人同情他们的挣扎。
但就在大家各执一词时,一个人的声音让局面彻底改变。
03
就在家人争执不下时,大S的女儿小玥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妈妈能不能进墓园,立个碑,写上名字,这样我和弟弟以后都能去看她。”
这个小小的请求,瞬间让所有人安静了下来。她不懂环保理念,也不在意舆论风波,她只想有一个可以寄托思念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小玥儿从小害怕草地,而树葬正是将骨灰撒入草地或埋入树下。
这让她无法接受。她的这番话,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也戳中了最朴素的亲情——生者需要一个具体的地方来怀念逝者。
她的声音,让具俊晔的坚持变得有力,也让小S的悲伤有了出口。
最终,S家做出了决定:将大S安葬在墓园,立碑刻字,让孩子们有一个可以祭拜妈妈的地方。
结语
从家中存放到树葬,再到墓园安葬,这场争议的背后,是亲人们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小S用她的方式怀念姐姐,具俊晔用他的方式守护妻子,而小玥儿则用最简单的话,找到了一个能让所有人接受的答案。
最终,骨灰有了归宿,爱依然延续。生者继续生活,而那份跨越生死的亲情,会在墓碑前的一束花、一声轻唤中,被永远铭记。
大S15
骨灰1
具俊晔4
大S · 目录
上一篇大S树葬本周举行,遗产数额让人“瞠目”,难怪要争得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