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争强好胜、生命在于折腾。这是颖儿给何家艺的三个关键词。

这一次,颖儿带着新作《六姊妹》与观众见面,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女性角色带上了荧幕。

虽然何家艺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她的一些行为在观众眼里也有争议,但颖儿真情实感地在爱着这个角色。



PART1 把何家艺融入身体

颖儿和《六姊妹》的缘分开始的很早,在出演完伊北老师的《小日子》后,颖儿就把他的作品都买回了家,其中就包括了《六姊妹》。可能是因为原著里那个时代的故事吸引了她,也可能是何家六姊妹鲜活的性格打动了她,看完书以后,她就向制片人杨晓培争取出演这部剧。

《六姊妹》作为一部年代剧,如何理解和共情角色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成长环境,是诠释好角色的关键因素。颖儿提到了一个词“相信”。

“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来讲,你今天演的是这个在时代背景下的角色,所以你一定要相信她。如果你都不相信,观众就更不会相信。”

为了让自己“成为”何家艺,为了让观众相信颖儿就是何家艺,在表演前,她做了大量的功课。以颖儿的身份,她撰写了详细的了人物小传,从何家艺的视角,她写下了一篇篇日记。

颖儿还去了淮南采风,从点滴中捕捉何家艺的影子。“不停地让淮南的生活气息不停的融入到我的身体里。当我在创造何家艺这个角色的时候,把这些都用上,让这个人物更加鲜活。我希望我自己可以把何家艺装在自己的身体里,可以赋予这个角色更多的灵魂。”

颖儿跟何家艺也有相似的性格底色。颖儿自身也有争强好胜的那股劲儿,她把自己身上最“硬”的部分拿了出来。而在何家艺明媚张扬、“显眼包”的外表下,是她善良的本质底色,这也是颖儿眼里何家艺最有魅力的地方。

“何家艺不光是要经营好我的小家,我还要顾好我的大家,所以她在任何时候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这就是我觉得她其实是有点侠女风的原因,很讲义气。”

PART2「家」

《六姊妹》讲的是关于“家”的故事。有笑有泪,有酸甜苦辣,有油盐酱醋,这就是家。

有一句台词让颖儿印象深刻,“家是吃饭的地方,家不是做生意的地方。”在那一场戏里每个人都在说自己对家的看法,这也加深了颖儿对“家”这个抽象的概念的理解。

不仅是剧中,《六姊妹》剧组也像一个真实的大家庭。

剧组的氛围让颖儿沉浸在角色中,她能切实地感受到其他演员给予自己的爱。

“像奚美娟老师每次看到我的时候都会摸摸我的头。然后和邬君梅老师,我们就经常一起聊天,吃饭。剧组里氛围很好,所以我们在创造角色的时候大家都特别的放松。

就没有说好像是一个前辈怎么样,因为他们给予了你很多很多的创作空间,所以你就很自如地活在这个场景里,活在这个规定情境里。我觉得非常地感谢这些优秀的演员。”

在这个老戏骨扎堆的剧组,她感受到了“生活流”表演的魅力。前辈们自然沉浸式的表演让颖儿学到了很多。

剧里何家艺的“显眼包”让一些观众又爱又“气”,但颖儿毫不避讳,她理解并接受观众的所有褒贬,看戏时她也会打开弹幕,感受观众的喜怒哀乐。

PART3 不设限的演员路

拥有人生角色是每一个演员所追求的,这除了自身的努力还需要许多其他因素的叠加。颖儿说,何家艺也是自己的人生角色。

对于未来的角色,颖儿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悬疑剧、双重人格等等,只要剧本能吸引她,她都愿意尝试。在36岁这个年纪,家庭美满、事业有所成就的她,依旧有着对事业的野心和冲劲。《不完美受害人》、《山河月明》,包括《六姊妹》,都是她主动争取到的,她绝对不会成为等待被人选择的那一个。

“我觉得争取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争取很光彩,你自己都不去争取,不去为自己的事业去做一些努力的话,那天上总不能掉馅饼,对吧?所以我觉得我还是可以呼吁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大胆地说出来,大胆地争取。”

“失败了也没有关系,不就是失败了吗?再重来一次就好了。争取100次,总会有一次可以实现。”她如是说。

有什么问题就解决问题,这条路行不通就换一个,颖儿的这种性格底色与不怕输的何家艺一致。有这种不内耗的精神,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