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万物复苏,各类春季时令食材也纷纷上市,为广大消费者的餐桌增添了丰富的选择。但春季气温回升、湿度增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繁殖活跃,食品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健康,烟台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春季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守护春日“食”光,筑牢健康防线。
一、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消费者要选择正规的渠道购买食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贪图便宜购买来源不明、质量无保障的食品;仔细查看食品标签,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二、注重饮食卫生
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是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关键。饭前便后要洗手,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确保手部清洁,减少病菌传播;生熟食品的刀具、砧板、容器等应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感染;餐具要定期清洗和消毒,可采取煮沸消毒、蒸汽消毒或使用消毒柜等方式;熟食和易腐食品应及时冷藏,食用前应彻底加热。
三、外出就餐多留意
外出就餐时,优选证照齐全、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点餐时,尽量选择煮熟煮透的热菜,少吃生冷食物,如凉拌菜、生食海产品等,以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建议使用公筷公勺,倡导文明用餐,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四、春季慎食野菜野果
春季野菜野果生长旺盛,对于不认识、不确定的野菜野果,切勿采摘食用。如食用野菜,建议选择熟悉的荠菜、马齿苋等,且在正规的市场购买,确保来源安全;建议老人、孕产妇、过敏体质等人群,尽量不吃或少吃野菜。
五、注意食品加工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范。生、熟食品要分开加工和存放,避免交叉感染。处理生肉、海鲜等食材的刀具、案板要与处理熟食的分开,防止生食品中的细菌、寄生虫污染熟食;烹饪食品时,要确保食品充分受热,尤其是肉类、蛋类、海鲜等易受污染食品,要煮熟煮透;剩菜剩饭再次食用前,要彻底熟透,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杀灭可能滋生的细菌。
六、不盲目跟风购买网红食品
春季,各类网红食品层出不穷,消费者在选择时要保持理性,不要被华丽的包装和夸大的宣传迷惑。仔细查看食品的成分、营养信息和生产资质,避免买到高糖、高盐、高脂肪或存在质量隐患的网红食品。
七、消费维权要牢记
如果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或就餐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直接拨打12345投诉举报电话,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呼吁广大商家诚信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记者 逄苗 通讯员 刘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