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文章为虚构故事,温馨提示:本文为付费内容,前三分之一免费阅读
“周全。”
“到!”
2008年,江西某地监狱内,一个剃着光头的男人跟往常一样点名报到,本以为只是稀疏平常的一天,但“暗中”李长林却已经盯上了他,毕竟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犯罪分子,至于为什么会觉得他危险,李长林也不清楚。
李长林在监狱内工作多年,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狱警,他见过形形色色的犯人,也教化过许多人。大多数犯人,只要相处一段时间,李长林就能分辨出他们的本性,判断他们是真心悔改,还是只是在伪装。然而,周全却是一个例外。自从周全被关进监狱后,李长林就对他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周全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算特别,甚至有些普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长林发现他身上有一种“神秘感”。每次与周全交谈,李长林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周全的回答总是模棱两可,既不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也不完全回避问题,仿佛在刻意隐藏什么。他的眼神更是让李长林感到不安。每当两人对视时,周全的目光中似乎透着一股冷意,让人不寒而栗,汗毛直立。
李长林曾多次尝试深入了解周全的内心世界,但每次都无功而返。周全似乎将自己包裹在一层厚厚的壳中,拒绝与任何人真正交流。他的行为举止看似正常,但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仿佛他始终在扮演一个角色,而不是展现真实的自己。
这种“神秘感”让李长林对周全格外警惕。他意识到,安全可能比表面上看起来更加复杂,甚至危险。李长林决定加强对周全的观察,希望能揭开他身上的谜团。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周全始终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让人捉摸不透。
李长林不禁感叹,多年的监狱工作经验让他在面对大多数犯人时都能游刃有余,但周全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不安。这种“神秘感”不仅让李长林对周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周全,你到底是哪里人,这都快出狱了,我都还不知道你老家在哪里。”
面对李长林的质问,周全含糊其辞的回了一句:“警官,我无父无母,打小就流浪,哪有什么老家,我现在只想好好改造,等出狱后娶了老婆成家。”
周全因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服刑期间,没有一位亲属来探望他,个人户籍资料也相当混乱,入狱时,他表现良好,还是监狱重点帮扶对象,但就在他即将出狱时,一桩意外发生,就是这一次的意外,让李长林开始留意其了他。
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抱着种种疑惑开始明察暗访,周全估摸年龄大约在35岁上下,戴着眼镜,瘦瘦细小,斯斯文文,2005年在抢劫、盗走保险柜时被民警查获,从而被判有期徒刑七年。
从落网到审理,都很正常,但李长林注意到两位民警抓捕周全时的供述,当年的报纸也有报道,据两位民警表示周全在落网时持刀反抗,一人的脸颊都被刺穿了,他虽然看上去瘦瘦小小,但爆发力极强,两人合力,都被刺伤,最终捡了一块板砖将其敲晕这才将其制服。
周全入狱服刑后,表现的相当好,不仅遵守规则,跟室友之间的关系也处理的很好,从几次教化来看,周全表示自己无父无母,完全是生活所迫这才铤而走险,李长林一度觉得他身世可怜。
他因表现良好,还争取了减刑,可就在减刑申请通过没多久,周全突然袭击了一位狱警,如果不是有另外一位狱警及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本以为狱警对他做了什么,周全却表示:“我早就看他不爽了。”
狱警在监狱工作多年,跟犯人的关系较好,连他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被袭击,唯一能想到的理由是他没有“及时”带他上厕所;一个是积极改造的周全,一个是极端暴力的周全,考虑到周全户籍混乱,难不成他是“三假犯人”。
所谓的“三假犯人”是指着“假名字”、“假地址”、“假关系”,通过虚构身份来欺骗司法机构,但他为什么要虚构自己的身份,难道他是什么重大案件犯罪分子?
李长林也开始深入调查,一边让同事紧盯周全,一边核查他的真实身份,随着调查深入,越来越多的疑点呼之欲出,通过跟几个人室友交谈,李长林注意到一个细节。
“李警官,你为什么要问他是哪里人,听口音肯定不是本地人,应该是广东那边的人。”
一位广东籍犯人,曾跟周全有过交谈,他发现这个人的口音很杂,虽然不确定是哪里人,但他用广东某地的方言跟他交谈时,周全也能听懂,每一个地方的方言非常乱,周全能够听懂,说明他可能是广东人,就算不是广东人,可能也待了很长一段时间。
就算能够锁定他的户籍,江西跟广东隔着十万八千里,想要调查难度相当大,仅有的线索又断了,就在一筹莫展时,李长林想起了周全抢劫案的同伙,他因涉嫌其余的犯罪,案情较大,被关押在另外一个监狱,他也不敢耽搁,当即联系了一位同事。
同伴对周全也是记忆尤深,说了句:“这个人手段不简单啊,不像是第一次犯案,而且我还注意到……算了,说了你们也不相信,但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件事,他不叫周全,而是叫成瑞龙。”
成瑞龙?李长林听着这个名字觉得既陌生又熟悉,但又想不起来是谁,就在他回到监狱后,接到了一通电话,他一听,连忙让人开始排查资料,就在翻找资料室,突然停留在周全的资料上。
李长林忽然想起了他的另外一个名字,顿时愣在了原地,严重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色,脸色难看,支支吾吾的说了一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