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回复 营销免费领取《营销策略及管理制度大全》
作者 | 孙明
来源 | 营销报
最近发现了一个离谱他姥姥给离谱开门,离谱得没边了的事情——始祖鸟的吊牌,一张最高能卖到200元!
图源:小红书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你买完衣服,把那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点碍事的小纸片摘下来,转手一卖,说不定就能回本一小半。
这哪是什么吊牌,简直是行走的小金库。
咱就是说,不就是个衣服吊牌吗?又不能升值又不能显摆,凭什么能卖出这么离谱的价格?
200元一张的“鸟卡”
离谱背后埋藏着的生意经
你或许很难想象,一张小小的始祖鸟吊牌,竟能摇身一变,成为要价高200元的“香饽饽”。
而且这一现象,在闲鱼、小红书等热门社交与电商平台上,喜闻乐见。
不少卖家专门创建账号,以“过年回本”等极具吸引力的口号,试图说服消费者低价出售手中看似不起眼的吊牌。
在一些网友分享吊牌的展示笔记下,也常常能看到“出吗?”这样充满期待的询问。
在搜索框输入“始祖鸟吊牌”,弹出的各种标价让人眼花缭乱,从10元到200元不等。
图源:闲鱼
有卖家详细标注着吊牌的种类、所属衣服款式,甚至还贴心地附上了吊牌的照片,就像是在展示一件稀世珍宝。
比如一张普通的始祖鸟产品卡,标价可能在10元左右;而如果是限量款衣服的吊牌,或者是带有特殊标识的科技卡,价格则能轻松飙升到100元以上,甚至直逼200元大关。
再看年轻人的种草天堂小红书,也成了始祖鸟吊牌交易的“秘密基地”。
有网友晒出自己收藏的一整套鸟卡,从不同年份、不同款式的产品卡,到各种版本的科技卡,整齐排列,仿佛在展示自己的“勋章”。
图源:小红书
这些被爱好者们亲切地称为“鸟卡”的吊牌,俨然已成为一种独特的交易商品,在市场上流通。
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始祖鸟吊牌究竟有何用途?为何能在二手市场上变得值钱?
有消息称,部分代购从海外购入始祖鸟产品时,为了避税,会选择扔掉包装盒、包装袋和吊牌等辅料。
这些被“遗弃”的吊牌,便成了卡贩子们眼中的“宝贝”。他们通过回收吊牌,再与从海外带回的“裸衣”进行搭配,让这些衣服能够以“完整”的姿态进入市场,尤其是得物等二手交易平台。
图源:得物App
得物作为重要的二手交易平台,对商品的鉴别十分严格。随着始祖鸟山寨版的泛滥,吊牌在鉴别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有鉴定师指出,吊牌虽然相对容易仿制,但也有一定的防伪技术,其鉴定点包括字体排版、鸟卡挂的位置、吊牌上贴纸以及信息内容是否与衣服匹配等。不同系列、年份和批次生产的衣服,吊牌也会存在差异。
因此,对于一些想要通过得物平台出售始祖鸟产品的卖家来说,拥有原装吊牌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吊牌的交易。
除了用于辅助鉴别真伪,始祖鸟吊牌还成为了一种身份与品味的象征。
在始祖鸟爱好者的圈子里,吊牌的数量、种类和年份,都能彰显出拥有者对品牌的热爱程度和收藏深度。
从10年前就开始购入始祖鸟的老鸟人,甚至能将吊牌贴满一墙,这些吊牌配上黑胶、咖啡,构成了鸟卡爱好者的典型生活方式。
图源:小红书
在这个圈子里,吊牌不仅是商品的附属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对户外生活的热爱和对品质的追求。
如今,始祖鸟吊牌的交易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卡贩子们不仅回收和售卖吊牌,还推出了“吊牌修复”等业务,进一步挖掘吊牌的价值。
而这一现象的背后,不仅反映了始祖鸟品牌在市场上的强大影响力,也揭示了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深度认同和对商品真伪的高度关注。
在追求品质和个性的消费时代,始祖鸟吊牌的备受追捧,或许并非偶然。
闯入小众赛道
各大品牌开始卷吊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品牌的衣服上,吊牌越来越多,一张衣服上挂个三四张吊牌已经是家常便饭,甚至有的衣服上能挂六七张吊牌,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品牌们都在玩“吊牌内卷”吗?
其实,品牌吊牌增多,首先是因为国家标准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296.4 - 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规定,纺织品和服装的使用说明需要包含制造者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及真实属性、产品型号或规格、纤维成分及含量、维护方法、执行的产品标准、安全类别、使用和贮藏注意事项等。
图源:小红书
这些信息中,除了部分通过耐久性标签(水洗标等)呈现外,很多都要印在吊牌上,这就使得吊牌的基础信息承载量大大增加。
其次,品牌策略的转变也是吊牌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前,品牌喜欢在衣服上印上大大的Logo,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品牌。
但现在,随着消费者审美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那种过于张扬的大Logo设计逐渐失宠。
于是,品牌们开始把品牌信息转移到吊牌上,通过吊牌来展示品牌的特色、理念和产品优势。
比如,一些品牌会在吊牌上印上品牌的历史、文化故事,或者是产品的独特设计和技术亮点,让消费者在看到吊牌的瞬间,就能对品牌和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再者,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促使品牌们在吊牌上“下功夫”。
品牌们为了突出自己的产品特色,吸引消费者的注意,纷纷在吊牌上做文章。比如,运动品牌会在吊牌上详细介绍产品所使用的高科技面料和先进工艺,像始祖鸟的GORE-TEX面料卡,就是为了突出其面料的防水、防风、透气等卓越性能;户外品牌则会强调产品的耐用性和适应性,让消费者相信自己的产品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户外环境。
另外,网购的兴起也给吊牌带来了新的功能。
在网购过程中,消费者无法直接触摸和感受产品,吊牌就成了他们了解产品的重要途径。
为了防止恶意试穿和退换货,一些品牌会在吊牌上增加防盗设计,比如使用硬塑料防盗扣,或者在吊牌上印上“拆除即无法退货”的字样。
图源:小红书
同时,为了增加产品的吸引力,一些品牌还会在吊牌上添加一些小创意,如香片、小挂件等,让消费者在收到产品时,能有更多的惊喜。
图源:壹读
最后,多张吊牌还能起到品牌宣传的作用。
设计精美的吊牌,不仅能传递产品信息,还能成为品牌的一张“名片”。
当消费者把衣服买回家后,吊牌可能不会马上被扔掉,而是会在某个角落停留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吊牌上的品牌信息和设计元素,会不断地映入消费者的眼帘,加深他们对品牌的印象。甚至有些消费者会因为喜欢吊牌的设计,而把吊牌留下来,作为书签、装饰品或者小礼物送给朋友,这就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传播范围。
从最初被视为无用的边角料,到如今成为交易市场上的热门商品,始祖鸟吊牌的价值转变,不仅体现了品牌的强大影响力,也反映了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深度认同和对商品真伪的高度关注。
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奢侈品牌吊牌背后的消费心理和品牌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从正面看来,它印证了品牌的力量不可小觑,它不仅能够左右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还能让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变成具有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宝贝”。
然而,掀开硬币的另一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品牌的本质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不是简单的标识和符号。消费者在追求品牌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产品的实际价值和自身的需求,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消费。
对于品牌来说,如何在满足消费者对品牌文化和身份认同需求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保持品牌竞争力的关键。
只有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始祖鸟吊牌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品牌和消费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价值和选择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品牌的力量,也看到了消费的理性与非理性。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能够引发大家对消费和品牌的深入思考,让我们在消费的道路上,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编排 | 日尧 审核 | 日尧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
全文完,更多有趣内容码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