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4日讯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表示,过渡期结束后,帮扶政策不会“急刹车”。昨天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建立健全常态化帮扶的制度机制。
发布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介绍,过去一年,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历史性突破1.4万亿斤。大豆产量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米袋子”更满了,“菜篮子”更丰富了,各类农产品供给充裕。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保持稳中有增,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同比实际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进一步缩小到2.34:1。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上,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达到13万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超过95%。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农村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移风易俗深入展开,平安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稳定发展,这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增强了底气,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稳定“三农”工作部署总体格局基础上,将深化农村改革贯穿全篇,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两个持续、四个着力”。“两个持续”就是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必须始终守住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四个着力”就是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
韩文秀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致贫,这是“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今年是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扛稳责任,防止思想松懈、工作松劲,慎终如始做好监测帮扶工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绝不仅仅是今年的年度性任务,过渡期之后也必须长久、永久地守住守牢。这里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党中央对接续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的总要求、大方向是明确的。当前我们正在组织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进行总体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之上,对各项帮扶政策分类优化完善。对于农村低收入人口,重点是统筹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贫致贫对象的识别监测,强化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开发式帮扶,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对于欠发达地区,重点是促进这些地区振兴发展,有针对性地加大政策倾斜的力度,通过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等机制给予差异化支持,让欠发达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赶上来。”
闪电新闻记者 王志芹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