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禾禾妈~

最近在追电视剧《六姊妹》,起初,我以为这是一部类似《金婚》《父母爱情》那种讲述夫妻相伴岁月,历经生活琐碎,在平凡日常中演绎家庭温暖与时代变迁的剧集 。

毕竟在那个年代,丈夫能摒弃重男轻女思想,婆婆能对儿媳接连生下的6个女儿一视同仁,没有丝毫偏见,确实难能可贵。



然而,没想到剧情发展着发展着就变味了,尤其是在父亲何常胜去世,六姐妹陆续结婚出嫁后,整个剧情就直接发展到赡养老人、遗产分配等问题上去了。

真的是越看越揪心,越看越有点《都挺好》中苏大强的感觉。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弃剧了,因为接下来的剧情我不用继续看,就能猜个差不多。

01 我妈,现实中的“何家丽”

妈妈今年六十多岁,下面还有四个妹妹,也是家里的长女。

前几年姥姥、姥爷身体都还不错的时候,几个姨妈和我妈妈的关系还非常好,平时还经常走动,有啥大事小情的也都会征询妈妈的意见。

但现在,我妈已跟我这几个姨妈,闹到连过年都互不走动的地步了,至于原因,当然也和《六姊妹》姐妹间闹掰的剧情如出一辙。

前几年姥姥生病,妈妈几乎没有用几个姨妈帮忙,都是自己一个人日夜守在病床前,擦身、喂饭、事无巨细的陪着姥姥,直到姥姥黯然离世。



可是姥姥一走,姥爷年事已高,独自生活显然成了难题,妈妈和姨妈坐在一起商议出轮流照顾姥爷的方案。

起初的时候还好,可是到了第二年,姨妈们开始抱怨,说姥爷上了年纪,生活习惯、脾气不好,还经常生病……

总之,说来说去就是嫌弃姥爷,不想把他接到自家去照顾。

最后,姥爷轮流到妈妈拿到时间的时候,几个姨妈竟然联合起来,说妈妈照顾得好,姥爷也更适应,让妈妈一直照顾下去,绝口不提之前的轮流约定。

此外,在姥爷生病花钱这件事上,那俩年轻的姨妈也不愿意出钱,甚至还说出姥爷年纪大了,生病很正常去医院是浪费钱、随便吃点药就行的话。

妈妈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姥爷,心疼不已,可面对几个姐妹的冷漠和推诿,她又满心无奈和委屈。

一次次的争吵一次次的失望,最终,曾经亲密无间的姐妹情,如今形同陌路。



02兄弟姐妹之间再亲,这三条规矩也要提前立好!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为人子女,赡养父母本该是天经地义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赡养纠纷并不罕见,尤其是在一些多子女家庭中更是屡见不鲜,毕竟和尚多了没水吃。

所以,提前制定一套赡养老人的规矩就显得十分重要,毕竟“先小人后君子”总比到时候兄弟姐妹间撕破脸要好。

第一条:账一定要算清楚

很多兄弟姐妹之所以在赡养老人这件事上闹得不愉快,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账目糊涂、各执一词。

比如我妈姐妹几个,每次谈到在姥姥、姥爷的的赡养费上,就永远说不清。

尤其是我妈,总觉得自己是大姐,照顾老人多出力、多花钱都是应该的,可日子久了,看着其他姨妈对费用分摊含糊其辞,心里委屈越积越多,如今再提起来,也忍不住要和大家把过往账目一笔笔掰扯清楚。



结果大家不仅不理解妈妈的苦心,还质问她以前怎么不说,现在没凭没据的,谁知道她到底花了多少钱?

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小姨妈甚至还说:“咱妈生病那会,大姐忙前忙后,为啥当时啥都没说,是不是咱妈背着我们给了你什么好处?”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在赡养老人这件事上尤其是如此。

一旦老人丧失经济能力需要孩子赡养时,大家一定要坐在一起先商量好赡养费怎么出?怎么监管?如何确保每一笔开支都透明公开等问题。

先君子后小人,只有确保在钱上分得清清楚楚,才能避免因为账目不清而产生矛盾,影响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第二条:谁也别偷懒,谁也别多扛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认知偏差心理”。

说的是人们在看待问题时,往往会因为自己的主观想法、情感或经验,而产生偏离事实的判断或理解。



比如,甲和乙经常一起吃饭,甲不爱吃鸡蛋,于是每次都把鸡蛋给乙吃,刚开始的时候,乙还觉得挺不好意思,可时间久了,乙就开始觉得甲的鸡蛋就是自己的,要是哪次甲没给,乙心里便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恼怒。

其实在赡养老人上,这种认知偏差也屡见不鲜。

比如在电视剧《六姊妹》中,梅婷饰演的何家丽,打小就被父母、奶奶教育说她是家里长女,应该照顾弟弟妹妹,所以,从小到大,家丽为这个家付出的最多。

然而,时间久了,她的付出在家人眼中便成了理所当然,没人在意她的辛苦,甚至在奶奶生病的时候,大家自然而然的就将照顾奶奶的责任推给了她。

因此,子女们在赡养老人的时候,一定要坐下来认真谈一谈,尽量做到义务均摊,明确各自该承担的时间、精力与费用份额。

当然,也要根据每个子女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适当遵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既不让经济拮据者不堪重负,也不让精力充沛者无用武之地。



第三条:别说风凉话,也别瞎指挥

“这点事都做不好?”

这是妈妈照顾姥姥时,我经常听到姨妈们说的一句话,尤其是小姨妈,每次给姥姥视频打电话,但凡看到姥姥有一丝丝的状态不佳,就会向妈妈甩出这句话。

每当听到这句话,我心里都非常不舒服,更何况妈妈?但是每次她为了姐妹间的情谊,都隐忍不发。

然而,等姨妈们开始轮流照顾姥爷时,其他姨妈可就吃不了这个气了。

记得有一次,姥爷在四姨妈家的时候,起夜时不小心碰到了门框,磕了个包,小姨妈看到后,立马指责四姨妈:“怎么照顾的,咱爸起夜都不盯着,这么点事都做不好!”

四姨妈可不吃小姨妈这一套,听到她的“风凉话”就不愿意了,你一言我一语的就干了起来,最后还把姥爷气的不轻。

现实生活中,很多兄弟姐妹之所以因为赡养老人而关系闹得很僵,就是因为有些子女不干活还瞎指挥,乱说风凉话。

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家庭中,亲人之间的恶语相向尤其具有杀伤力。

亲兄妹在赡养老人这件事上说话也要谨慎,不要口无遮拦地说出可能伤人的风凉话。

如果觉得别人做的不好,自己可以接来照顾,千万不要瞎指挥、说风凉话,不然的话日积月累的怨恨,也会让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彻底破裂。



你是多子女家庭中的孩子吗?在赡养老人上你还有什么其他好的建议?

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言论,供各位有类似困扰的家长学习参考~

图片源自网络/侵立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