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朔尔茨
德国总理换人,美国对德国大选的干预暴露特朗普野心。德国政坛又变天了,当地时间23日德国大选的初步结果公布,和分析预测的一样,朔尔茨领导的社民党大败,而默茨领导的联盟党获得了29%的选票,赢得了此次大选,默茨也将领导新一届德国政府。
这次德国选举可以说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举行的。从内部来看,德国经济已经连续两年萎缩,国内能源成本高企,通货膨胀严重,很多企业也选择了外迁。而在政治层面,德国政党之间在移民、环保政策等问题上的分歧不小。虽然联盟党赢了,也要和其他政党联合执政,接下来如何组阁还是个大问题。
图为德国选择党的领导人魏德尔
这是内忧,德国面临的外患也着实不小。特朗普政府这次可以说是赤裸裸地干预德国大选,副总统万斯利用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的机会,会见了德国“极右翼”政党选择党的领导人魏德尔,却把现任总理朔尔茨晾在一边,这让德国很多政界人士十分恼火。不仅如此,马斯克也是利用自己的资源给选择党“打call”。有媒体统计了一下,从去年12月20日开始,马斯克至少70次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支持选择党。马斯克甚至说“只有选择党才能救德国”。在马斯克的支持下,魏德尔在“X”平台上的粉丝翻了一番。
这种对德国大选的干预,也从一个微观层面折射了特朗普外交政策的实质。很多人已经发现,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有点矛盾,一方面特朗普在不遗余力地削弱传统的西方联盟体系,打击跨国机构,主张“美国优先”。但另一方面,特朗普们又在试图构建一个基于右翼民族主义和保守价值观的跨国联盟,从这个角度讲,“孤立主义”不是对特朗普外交政策的准确概括。说到底,在特朗普看来,基于所谓自由主义的全球秩序已经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了,反而成了美国的负担,特朗普要的是国际秩序的大变革,他希望构建一个符合自己意识形态的新的国际同盟。
图为特朗普
从这次德国大选来看,“极右翼”的选择党得票率翻了一番,特朗普还对这个结果表示了欢迎,称这对德国来说是“伟大的一天”。选择党的崛起一方面说明德国政坛确实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但另一方面,选择党的很多主张,比如强硬的移民政策以及“亲俄”的外交政策,依然没有成为主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默茨冒德国人的天下之大不韪、与选择党结盟组阁的可能性比较小。
接下来德国的外交政策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调整。默茨虽然支持加强跨大西洋关系,但也强调欧洲必须独立。经历了美国对德国大选的干预,相信默茨对独立自主的需要会变得更强烈。在俄乌冲突问题上,默茨的立场实际上比朔尔茨更强硬。虽然在乌克兰问题上,德国无力回天,但在未来欧洲的防务问题上,默茨肯定是要做点什么。他也表示欧洲必须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保护自己,而且还会与英法两国讨论“核共享“的相关事宜。
图为默茨
在对华政策上,默茨虽然也大谈过所谓的“去风险化”,要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但在德国经济萎靡、欧美关系出现严重裂痕的背景下,默茨很快就回归现实了。事实上,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王毅曾经会见默茨。默茨不仅表示中德关系基础深厚,还表态说德国坚决支持自由贸易。这也为未来中德关系的发展释放了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