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建设进度(截至2025年2月)
通过无人机航拍与实地探访,项目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核心单体建筑进展如下:
行政楼(5层,24米高)
进度:已建设至地面3层,接近封顶阶段,为当前最快单体建筑。
功能定位:未来将承担校区行政管理与教学协调核心职能。
礼堂及风雨操场(4层,19.45米高)
进度:地基立柱与混凝土网架完成,预计成为下一重点推进工程。
亮点:融合室内运动与集会功能,满足3000名学生活动需求。
图书馆(3层,15.95米高)
进度:地基与脚手架搭建完毕,与礼堂同步推进。
设计意义:作为知识枢纽,未来或成校园文化地标。
艺术中心及多功能厅(2层,11.75米高)
进度:深基坑开挖完成,摩擦桩密集铺设,为后续复杂结构施工奠定基础。
其他区域:宿舍楼、教学楼、食堂等尚未出地面,但地面防尘覆盖与摩擦桩插入已全面铺开。
二、项目规划亮点与数据
总体规模
占地:8万㎡(约120亩),总建筑面积8.29万㎡,总投资约6.47亿元。
班级设置:初中12轨36班、高中8轨24班,容纳3000名学生,填补区域优质学位缺口。
功能分区
教学核心区:教学楼、实验楼(5层,2.75万㎡)将形成“学科集群”。
生活配套:两栋6层宿舍楼(1.46万㎡)、双层食堂(6913㎡)保障全寄宿需求。
运动设施:看台、风雨操场与地下车库(1万㎡)体现集约化设计理念。
生态融合
毗邻晋阳湖与冶峪河快速路,兼顾交通便利与自然景观,打造“公园式校园”。

三、晋源区教育升级的战略意义
破解教育失衡
晋源区长期面临“名校匮乏”困境,山大附中落地将直接提升南城教育竞争力,助力太原市“东重西轻”格局调整。
资源集聚效应
与成成中学、省实验小学等10余所名校形成“教育矩阵”,推动片区从“生态宜居”向“文教高地”转型。
人口与产业协同
优质教育配套吸引高素质人口定居,反哺晋阳湖片区商业、科创产业发展,形成产城融合闭环。

工期节点预测
按当前进度,主体建筑有望在2025年全面竣工,2026年投入使用。
教育红利释放
项目建成后,将辐射周边10公里范围,缓解长风西街、南中环等热点板块学位紧张问题。
可持续发展模式
建议探索“名校+新校”托管机制,引入山大附中本部师资培训体系,确保教学质量“高起点兑现”。
山大附中晋源校区不仅是建筑工程的推进,更是太原教育均衡化改革的缩影。随着晋阳湖生态价值与教育资源“双轮驱动”,晋源区正从“城市后花园”向“全维度宜居新城”跨越,为市民提供“学有优教、住有美景”的现代化生活范本。